人生有两种状态,是我们常常遇到的:
(1)知足者常乐;
(2)通过努力改造命运;
这两种状态都有着褒义和贬义的阐述,可以认为需为当前生活而感到满足与知足,亦可认为这样的人不上进;可以认为我们通过知识与努力改变生活是一种上进的态度,亦可认为这样的人太好高骛远;
何为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个主体(人)是否能正确的面对自己,正确的认知自己。
我们来看下面一则故事
一只勤劳的狐狸去觅食,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倒影,说道:“我今天要用一只骆驼做午餐呢!”,于是整个上午,狐狸都在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了。“
狐狸为什么没有吃到午餐,看似是因为它没有找到骆驼。实则不然,晨曦任性的把狐狸的影子拉大,狐狸就认为自己是万兽之王,无所不能;当正午的阳光淘气的把狐狸的身影缩小,狐狸又自卑的认为自己很弱小。其实从始至终,狐狸都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认知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也是如同这只狐狸一般,从来没有正面的认识自己。
从能力到需求,从原点到终点,从优势到劣势;
不能认清自己,就会出现狐狸一般的自我膨胀或者自我否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