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战况”胶着时,杜贞拿出一份书面医嘱,以及老太太临终前录制的视频。(所以说杜贞手里是必然有证据的)
这一切,是她在最后一次抢救回来后弄的。
杜贞解释,当时梅子和芳子姗姗来迟,只敷衍问了医生几句病情。
实际上,她们是吵着想让老太太早点把遗嘱定下来。可惜没能如愿,老人说自己撑得住,等晚点再决定。
然而,两个女儿没待多久就离开了。她们不闻不问的态度,让老太太动摇得厉害。
梅子作为长女,从小脾气倔,一旦认定某件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三弟出生时,正是父母生意最忙的时候,上头两个女儿自然要承担更多的家务。
自此,梅子认定父母偏心。哪怕后来她的嫁妆和彩礼一视同仁,家里还全力支持她做餐饮,也没能让她放下心中的成见。
芳子耳根子软,她最初踏进大城市是梅子搭了一把手,所以她对大姐言听计从,站队齐齐对付三弟。
在病弱的小聪出生时,最大的矛盾爆发,那年梅子恰好生二胎,老太太选择留下带孙子,彻底惹火了大女儿。
都说儿女没有隔夜仇,但在梅子这儿,就算婆婆悉心照料,也抹不去亲妈没来帮忙的痛。打那以后,她认定养老是儿子的责任,坚决不粘手。
两年前,三弟出车祸死了,老太太收拢起赔偿款,不肯拿给需要资金周转的大女婿。
积怨越累越高,除了过年,梅子压根不回老家探望,还拉上芳子当队友。
(老太太做的每件事都占理,但在情这一点上,的确缺乏沟通,不过那时候的人,哪懂得家庭教育的知识呢,也不知道该怎么有效沟通吧。不过作者的文字功底很厉害,一个形容词“病弱”就解释了老太太留下带孙的理由,一个“需要资金周转”解释了老太太跟大女儿之间的矛盾,这一点是我需要学习的,如果是我写,可能会用一两句话来解释老太太的做法,但作者却做到了用几个字就表达出来了。)
7.
年初,老太太大病一场,险些丢掉性命。家里只剩下杜贞和小聪,哪个都不好伺候病人。
亲戚们轮番喊姐妹俩回来,没理由丢下亲娘不管的。为了不落人口舌,梅子只好回来“统筹大局”。
久病床前无孝子,姐妹俩不肯丢下工作留在身边伺候。
她盘算过,老太太有退休金,加上爸留下的积蓄,支付寻常医药费没问题。但护工费用很高,若执意要请,她们说不定要额外掏腰包。
思来想去,最好让老三媳妇出力,再请亲戚们偶尔搭把手,总能护理好。
梅子以三弟的赔偿款在杜贞手上为由,让她替死去的丈夫尽孝。理由足够冠冕堂皇。
人之将死,哪个膝下有儿孙的,愿意让护工守在身边。
杜贞挑起担子也不含糊,给老太太一勺一勺喂着稀粥,流到嘴角,就用湿手帕替她擦拭干净。
躺累了捏捏肩,头痒了梳梳头,一会切苹果,一会喂温水,照顾得比亲闺女还贴心。只是,老太太仍然盼着见女儿,目光总是不经意地落在病房门口。
杜贞便喊小聪拿着优秀的答卷来哄奶奶开心,倒也解了不少思念的愁绪。
亲妈的病一拖就是大半年,梅子和芳子回来的次数,一个巴掌数得清。
徘徊在死亡边缘的老太太本就身心脆弱,思及女儿们的薄情,更是心灰意冷。
在最后那次抢救,她清醒了两天后,笃定能拿大部分遗产的梅子和芳子,才悠悠然回来。
看着没日没夜守在身边的儿媳,以及日渐懂事的大孙子,老太太动了一个念头。
遗嘱当前,在亲戚们的见证下,梅子和芳子愤愤分了银行卡里的钱。她们指着杜贞喊白眼狼,扬言将来要是她遗弃了小聪,可别当垃圾乱扔。
梅子骂骂咧咧地走了,言语上咒骂老太太果然偏心,死都只顾着儿子和亲孙子。
芳子附和,把家里值钱的电器都搬到大姐车上带走,扬言到了清明也不会回来祭拜。
8.
虽承受众多污言秽语,杜贞仍厚着脸皮执行遗嘱。
其实,婆婆临死前,是属意按梅子的想法分财产的。房子归亲生女儿,儿子赔偿款留给孙子,剩下的积蓄让给儿媳。
若不是杜贞偷听到老人与表姨的一番话,或许就尊重临死之人的意愿,乖乖听从了。
那日,表姨来探病,婆婆让她帮忙找律师,好把房子留给姐妹俩。
表姨当下非常吃惊。
梅子和芳子啥德性,当妈的心里应该清楚。她们扯着父母偏心当旗帜,享受完家里给的好处,又用弟弟当幌子,抹去不想贡献的自私一面。
从搬进城里开始,这对姐妹花只顾着跟家里要这要那,逢年过节甚少提东西回来。倒是老三够傻,自以为亏欠姐姐很多,菜园里多根黄瓜,也要往城里寄去。
世上最霸道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间的牵绊。
婆婆哀叹:“我何尝不知道老三好,但人死如灯。我更不想让女儿们记恨,免得来日连上坟的人都没有。”
表姨却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
她气愤道:“可你不想想,老三出事那天,不正是梅子火急火燎催他进山拿货供给她的小饭店吗?”
9.
杜贞如遭雷击。
按表姨的说法,大姐等于是间接害死丈夫的推手。
婆婆未免多生枝节,故意瞒了下来。
尽管杜贞对小聪的好有目共睹,老太太依然不放心托付。她盘算着给小聪留下儿子的赔偿款后,让家底颇丰的亲家把他接过去养。
杜贞只恨自己过去太傻,念着旺福的好,一根筋地对着老太太和这个家付出。到头来,她还是沦落成可有可无的外人。
人的心思太复杂,不是一个词能概括。
为着替亡夫不值,也为将来的生活好过些,杜贞打算赌一把。
与其信任人性本善,不如利用人性的愧疚,去争取更多。
她点出自己对婆婆入院以来的悉心照顾,还有老三生前对家里和两个姐姐的帮扶,让老太太慢慢动摇。
杜贞祭出最大杀招,小聪的外公年迈多病,送过去能待几年?将来他要是被退回来,梅子和芳子愿意扶养吗?
说到痛心处,杜贞忍不住流泪:“我这辈子注定没孩子,将来还指望小聪养老,肯定会把他抚养成人。”
这孩子没娘没爹已经够苦了,她哪忍心把他当皮球推出去。
婆婆不是心硬之人,只是一时被渴望破镜重圆的亲情蒙蔽。
杜贞适时表示,倘若把房子留下,她会在小聪成年后,把房子过户到他名下。
说起来,也多亏梅子和芳子的冷漠,在最后添了一把柴。
她们一贯跳着脚咒骂家里偏心,好像只要坐实了亲妈的错处,就能摘下不孝的大帽子,抹去给老人养老送终的责任。(抹去没给老人养老送终的污点)
看着小聪酷似生父的脸,老太太终于一步步落入杜贞的“圈套”,立下最终遗嘱。
杜贞松了一口气。
或许她追求下半生松快的行径不够磊落,但世上人人都有私心,凭什么牺牲的一定是老实人呢?
一切尘埃落定,杜贞望着黑白相框里的老太太,上香拜了几拜。
她抱着亡夫的照片泪流成河,眼神里满是会带着小聪好好过日子的笃定。
分析:
这篇故事的结构合理,用词简练精准,不经意间的话就能把该传达的信息都传达出来。人物的说话方式展示出了相对应的性格,甚至还在说话时透露出一些关键信息,将很多背景内容放在对话里,省了很多不必要的解释。
故事采取的是倒叙和插叙结合的方式,而且过渡很自然。在分完遗产后,原本故事可以就此结束,可是作者却笔锋一转,写出了故事背后更加让人唏嘘的真相,也展露出真实的人性较量,升华了故事的主题。
杜贞说服老太太的理由合情合理,不能生育意味着她扶养小聪合情合理,姐妹俩对老人的误会,和老三对家里和姐姐的付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篇故事逻辑自洽,没有漏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