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孩子讲故事的老师或者是阅读工作者会发现,一些孩子在听故事时,会从头到尾非常专注,还特别积极的从老师互动。还有一些孩子,听着听着就会被其他东西吸引,或者去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话,或者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会觉得,不好好听故事的孩子,是因为专注力不够,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有一种能力叫想象力,或者叫画面感。小时候我们玩过一种游戏“星星过夜”大概是这样的,就是一个小朋友捂着另一个小朋友的眼睛,其他小朋友开始在这两位小朋友面前走过,走的时候做一些动作,被捂着眼睛的小朋友就要猜“卖白菜的过”“挑担子的过”……猜对了就算是赢了,猜错了就输了,就要重新去猜。这个游戏考验的是小朋友的听觉能力,还有想象力。我们阅读图画书也是这样的,当讲解者读出一些文字的时候,小朋友们有的会把这些文字转换成一种画面,在脑海中显现出来“小兔子蹦蹦哒哒的从窝里出来”,有的小朋友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白色的小兔子,探头探脑的从窝里出来,然后一蹦一跳的在草地上走过——这种就叫画面感。有的小朋友画面感是特别强的,有的小朋友就稍弱一点。试想,如果不能出现这样的画面,孩子脑海里什么都没有,它肯定不会好好听故事。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小朋友的背景知识不太丰富,对一些词句理解不透。假如,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讲到“首都”,如果孩子不知道首都是什么意思?就理解不了故事,自然再不会去跟着听了。
所以,说把课堂上,不能很好听故事的小朋友,统一贴标签为“专注力不够”是非常不恰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