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教财富观共读心得

佛教财富观共读心得

作者: 清然自然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21:00 被阅读0次

感恩蓝心发起的这次共读,感觉升级路上开启了一次加速!整理出来,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

第一天,收到慈经,一股柔软围绕着我,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我精神的痛苦,愿我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愿我的父母亲,我的导师,亲戚和朋友,我的同修,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就这样一点一点扩张,这个愿力,触动了我,这不是自己一直想要做的,在如何健康快乐这个方向一直乐在其中,竟然有如此匹配的那么有链接感的一首音乐,看着怀里的小宝也是一直笑,就这样,无限循环的播放着,内在深深的感动,我的方向是对的,对的,想想曾经一直求得大家的认可我的“不务正业”,那种狼狈相,在这算是彻底得到了疗愈。。。

慈经

为什么说“不务正业”,因为提到佛系,大家脑子里呈现的就是,  很多人学佛后觉得世俗生活毫无意义,而从事世俗劳作更是在浪费生命。以为学佛是消极厌世的表现,是对人生责任的逃避。认为天天光在那想,该怎么饿你还是怎么饿你。

我内心痛苦挣扎,通过内观,去觉察自己,从而觉知,一路走来内心放下很多,轻松很多,这种通畅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身体也很是受益,后来知道每个身体疾病对应的都是一个情绪课题,豁然发现自己已经五年连药都没吃过啦,为什么疾病与情绪有关,为什么疾病是我们的朋友来提醒我们的课题,举个例子。

糖尿病的人,其实底层是好强,委屈的模式。

当他觉知到自己是这样

也就是看见即是疗愈

慢慢的去柔和些,不再去讨好别人,而是学会如何关爱自己,

刚好糖尿病这不让吃那不能吃,还不能生气。。。这些都是用身体症状教会你如何爱自己,呵护自己,少操心,尊重自己的内在感受。。。

当觉知到这点,也就不排斥糖尿病,然后调整好自己的模式,课题解决,病就好了。

当我抛出这样的想法时候,遭受很多人的打击与质疑,说如果说说话就可以治病,要医生干嘛?还有哪能说放下就放下的,再说,我有什么办法,环境就是这样,我不得不这样,你懂啥,你根本不理解我。。。。

后来我就觉得,就算是这样,依旧没用呀,实施不起来呀,就一直用各种办法去证明有用,去求得认可,加上自己外在财富并没有显化,内在这些都不被看好,我就各种狼狈样,质疑多了,就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呀,要务实一点,就在挣钱跟修心这两块纠结,徘徊,不知道要怎么选。 。。。

在金钱观上我也是很卡壳,修心跟挣钱矛盾吗?收钱是不是就是利他之心不纯粹了?到底什么是修行?佛教四大皆空的,对财富又是什么态度呢??  ?

就这样带着无数问号,还有些许的无力感,因为对应金钱的认知很多在脑子上我是疏通了,接纳了,但是内心还是逃避着挣钱。

带着疑惑也带着敬畏心打开文章,第一个问题就是佛教是怎么看待财富的呢?

——毒蛇

艾玛,看着这俩字,生怕自己被咬一口,想躲,看吧,跟自己担心的一样,钱就是万恶之源,一下那些被大脑清理过的念头全跑回来,貌似有人给撑腰似的,来指指点点我。

耐心的看下去,下面还有一个点是

——净财

好巧不巧的,在共读时候什么是净财这个问题是轮到我说感受的。而且在前面静心时刻网络不稳定,链接到我的第一个就是,清然该你啦,说说什么是净财。这个点,现在想想,好有意思。

在毒蛇与净财区分来看,让我明白了一个点就是,生活中我太以偏概全啦,就跟蚂蚁摸象一样,我把局部当整体认知啦,而且还特别坚信自己看到的摸得到。在这个点上来看,我害怕的金钱是万恶之源,这点只是局部 ,她不是全部,这部分属于毒蛇,

毒蛇分三步

1,不正当的来源

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人丧失了理智,置法律及道德于脑后,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或造假卖假,以不法手段来骗取钱财;或铤而走险,以走私贩毒来牟取暴利;或以权谋私,利用工作之便来贪污受贿……

2,不正确的使用

这就是不健全的心智导致的。金钱只是放大镜,内在的贪嗔痴,当被金钱放大的时候,当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时候,就闹出各种各样的导火索,然而这一切,都让金钱背了锅。

3,对过程的执着

据有关报道,东南亚金融风波之际,香港精神病院病人猛增。院方为治疗这批特殊病人,以模拟的股票交易使下跌的股票上升,借此缓解他们因破产带来的心灵创伤。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如果将积聚财富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那么一旦失去财富,就会失去整个精神支柱,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可悲的。

不曾察觉金钱是无常的,金钱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就是要流通的,总想把水抱着归自己所有,迷在其中患得患失,也无疑是徒劳一场空。

那,什么是净财?

1,来源正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遵循法律,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勤劳与智慧获得的清净之财。看到这点,我意识到有些财富是可以获得的,而且我一直接纳的是勤劳致富,劳动最光荣,但是妈妈又一直叹气说妹妹就是太勤劳,累没了,他就是傻。。。一遍又一遍听多了,我就一个信念就是,财富=勤劳=傻=灭亡。所以,在财富与灭亡之间,我潜意识还是选择活着,然后懒一点的活着,不想那样傻傻的付出之后,换回来一场空,所以我更稀罕大脑运转,因为上学时候妈妈就说不好好上学就回来干活,原来,大脑富足了,就可以不用勤劳,就不会灭亡,所以,更执迷于各种学习,但是我却不认为智慧是可以换钱的,因为只是动动嘴巴而已,那是顺道的事,一直接收的教育就是利他,要是说几句话就收费,那不是很伤感情。。。因此,我就这样拧巴着。

但现在才意识到,智慧是净财,是被允许的。而且自己学习一路走来,也是付费的,而且我付费时候也没有觉得伤我感情了,反而很感激,很喜悦自己又冲破了一个卡点,内心又轻松许多,那,为什么我怕这样会伤别人感情呢?伤感情的点在于收费了,没有提供相应的价值。

2,合理的使用

佛陀告诫我们要简朴生活,就是因为金钱是放大镜,自己定力不够,易带偏,所以保持简朴更安全,还有一点就是福报,就如银行存款一样,不存只取,早晚透支的。这让我对简朴有了重新的认知。

3,对过程不执着

对财富不能有贪著之心。无论我们贪著什么,它都会成为伤害我们的利刃。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们贪著财富的话,那么没钱时我们会因贫困而烦恼;有钱时又会因为担心财富失去而烦恼。所以我们要认清财富的实质,了知财富的无常不定,而不是把它看作永恒的;了知财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视为唯一的。当我们真正将财富视为身外之物时,才不会被它所伤害。

这样来看,大可不必,视金钱如粪土,因为钱只是放大镜,用来照见自己,只要自己不是粪土,那还担心什么呢?钱来源正当,使用合理,过程不执着,知道无常,那就是财富的主人,拥有的是净财而不是毒蛇。就很安全,可以心安理得,无后顾之忧。

财富与道德,修行

  1.追求财富与道德是否对立?

追求财富和道德并不是矛盾的。如果说道德是追求利益所应遵循的准则,那么,利益就是道德行为带来的果实和收获。

无论经商还是为人,信誉都是极为关键的,用现在的话说,信誉就是品牌,就是无形的资产。信誉从哪里来?就是从道德行为而来。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而唯利是图的投机者,必然会落得“害人终害己”的下场。佛教有这样一首偈:“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正如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的那样:“一切人类社会的经济都依赖一普遍而又单纯的原则:我愿意幸福,但是我和别人一起生活,他们和我一样,也愿意幸福;让我们寻求使自己同时也使别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碍别人幸福的方法。”

2.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对立?

佛教将正当的谋生手段称为正命,反之即为邪命。假如我们放纵自己的欲望,非法求财,损人利己,这样的行为和修行自然是对立的。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学佛的同时还在继续造作恶业,以为只要拿出部分钱财布施或供养三宝,就可以抵消自己的罪孽,可以从中获得心理平衡。其实那只是他们的自我安慰而已。我们要知道,布施和供养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福报,但并不能因此抵消恶业,更无法改变生命中累积的烦恼习气。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之时,必须符合法律与戒律的双重规范,用正当的手段谋取财富,这和修行并不是对立的。

在我们的观念中,往往将修行理解为念佛、拜佛和打坐、诵经。事实上,那仅是狭义的、形式上的修行,“修行”二字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所谓修行,即对行为的修正。我们的行为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意业,即思想的行为;一是身业,即身体的行为;一是语业,即语言的行为。凡夫无始以来被无明所蔽,身口意不断造作不善之业。修行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来改造自己,从思想上摆脱贪嗔痴烦恼,从行为上不再造作杀盗淫妄诸业,进而能以无常见、无我见、无自性空性见,了知一切有为事相皆如梦幻泡影。所以说,时时保持正念,就是最好的修行。


三、佛教徒能否追求财富

1,在家众——人天行中 责无旁贷

先解决个人生计,如果我们连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都无法维持,本身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否则,即使有心帮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出家众——出世修行 少欲知足

追求出世解脱,自我完善

当我们缺乏相当的定力时,更需要以简单的生活来减少物欲,借助环境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心。

3,菩萨众——积聚资粮 广度众生

菩萨不仅要自我完善,还要慈悲一切众生,广度一切众生。

以布施为先,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

物质也是帮助众人之一,拥有更大财富帮助更多的人,有贪著心就不是菩萨界了。

很多时候,对于一些现象并不是用对错,是否可以回答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点就点醒我,无论什么不要一概而论,之所以同一个本质,出来那么多现象,并不是谁对谁错,而是方向分支这块追求的不一样,而我也不需要执迷于分辨各种分支,也不需要拿着别的分支来对焦自己, 这样就更好的理解尊重别的人,事,物就那样存在着,也不太执着于别的分支非得认可我,这就是我的执念了。

如何追求财富?

明了因果,广种福田,生存技能

因果是正念,福田是土壤,技能是行为。

正念——就是自己种下的种子

土壤——恩田,悲田,敬田

技能——如何培养种子,施肥,浇水,松土

就是内心修的再完善,没有执行力,也就是加强技能这块的落地,种子也不能很好的成长。

我呢,一直是不断痴迷于觉察自己,提升自己,结果搞的周围人都不屑于我,而且我也困惑,我一直清理信念,这就如一种从一堆种子里找到最优质的种子,也有一颗很好的发心,土壤土质这块也很注重,但是种子的成活率一直不高,导致自己百思不得其解,还被周围人说我不接地气,我为此委屈很久很久,但是为什么这样呢?这个在共读时候,好巧不巧的,问题又是抛给我来回答的。就记得全身冷汗,语气结巴,情况紧急,大家都在等我,我要怎么说?就那样语无伦次说了很多,越说感觉越跑题,但是大家都在给我点赞,蓝心很好的抓到了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就感知到,真的,有时候,就这样点赞,支持,鼓励就已经很滋润了,很滋润了,我也要把这种感觉给到周围人,不再自以为是的听到一个问题就给出自己的建议跟看法,也改改,别人说一个问题,剩下的就开始我在哪教育式的开导,而是就这样降下来学会聆听就好。。 。

在这个过程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因为问题是上一个回答时候就通知下一个的,艾玛,我就担心自己回答不好怎办?就赶紧去看问题去想那个会轮到我,就不顾的去听,去打开思考题那篇文章时候就一直打开就跳到其他网址去了,导致自己心脏蹦蹦的,冷汗一大把的在哪忙活点那篇文章,当点到我时候,看着大家在哪对上个人分享发感触时候,我是更觉得无从开始,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无论说了什么,大家是接纳我的,当这一波过去时候,我又准备去看问题,突然意识到,蓝心给我说到“我执”,


“当我们自我感重的时候,头脑就会要去维护这个“我”的好,优越,重要

然后就会生出你这些对外念头的评判,分别,认为这样不好,本质上就是怕自己被别人说不好”


我就停下来这种折腾,去静下心去感受,去听大家的分享,当慢慢静下来去参与进去时候才发现,哇,可以如此轻松,大家是如此的敞开与接纳,而且大家每讨论一个点,触动很大,而且静下来,反而对这个理解吸收更到位,而我却被自己的“我执”搞的在那瞎忙,还内在感觉那么不良好,第一次觉察到他这个小调皮,就没再理他了,而是好好感受当下,

其中一位小伙伴说她花钱很大方,也没有存款,这就是在讲述自己的样子,看到蓝心说

“生活是无常的,咱们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这个和恐惧没有关系,而是认清事实”

才恍然明白,原来我把钱花干净,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恐惧,因为在学习金钱这块,一直强调频率影响是关键,我为了显示自己不在恐惧频率上,就把钱花干净,这种自欺欺人的模式,真是太有意思啦。看到蓝心说存储是必要的,因为生活无常,和恐惧无关,一下内心愿意存钱了。而且好巧不巧的是当我接纳这个时候,不到十分钟,我家大宝拿着100元跑来给我说,妈妈,钱找到啦,原来在书包里,之前他一口咬定在班服裤子里,结果裤子洗了,钱怎么找也不见,这事过去有半个月了,叨叨完他乱放东西的毛病后我也算过去了,但是现在这个时刻,100块回来了。

还有一点就是,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共读那时候刚生娃参加不了,第二次又一次机会,我也有点担心小宝不配合,想到欣频老师说答应的事到那个点就会有时间,我也就没有犹豫,六点小宝就安静的睡,七点稳稳的不会醒,结果我自己把时间搞偏了,是九点开始,这个节奏九点肯定跟着道路了,蓝心说信任宝宝,结果不到十分钟,小家伙就醒来了,弄到八点半就睡了,而且八点半饭刚好做好,我用了半小时安心吃个饭,很顺利的参加了期待已久的共读。这都是好感动的点。

后面又提到如何分配财富。一直在纠结如何理解钱,如何正确挣钱,却没有想过原来花钱也是一门艺术。

有的人一毛不拔,爱财超过生命,来一趟只是财富的看管着,有的是挥霍无度,过度的浪费财富,导致自己的福报消耗,有点是打肿脸充胖子,为了自己虚荣心,承担过多的压力只为攀比,为之感觉很累,还有的是急功近利到盲目地步,就易丧失正确的判断能力,或是受骗上当,或是投资失策,最后落得倾家荡产的悲惨结局。。。。

财富应分作四份。第一份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开支;第二份用以投资增值,否则财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份用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第四份用以慈善事业,一方面回馈社会大众,一方面为自己耕耘福田。其实这也是一种投资,是对于未来幸福的投资,而我们能从中收获的,决不是有限的财富所能比拟的。

最后说到为什么精神财富甚于物质财富?

我们可能会失去财富,但不会失去智慧;我们可能会失去健康,但不会失去慈悲;我们可能会失去家庭,但不会失去爱心;我们可能会失去事业,但不会失去信仰。

失去物质财富,只会使生活受到暂时影响;而一旦失去精神财富,不仅会影响到我们一生,更会殃及后代。不难想象,一个精神空虚的父母会给子女什么样的教育?一个见利忘义的长者会给后代什么样的影响?

是的,这点我很认同,认同到有点极端的只追求精神财富而不屑物质财富,现在也可以很好的看到,所提倡的精神财富,并不是一个极端的存在,是自己认知偏了。在这两点需要找个平衡,而不是在过度拥护精神财富以显自己清新脱俗。

共读时候,能量不稳定导致自己静心那块没有链接上,感谢亲爱的蓝心那么负责有爱心又发起了一次静心,在这次静心中感知到自己的心其实是闷闷沉沉的,而且大脑雾霾很重,又不肯与心沟通,在静心中他们达成了初步的循环,心也不再那么闷堵,大脑也不再那么厚重,之前别人说我太大脑思考了,我还冷笑,内心想“你懂什么,开什么玩笑,我可是一个特别感受敏感,一种喜欢情绪与身体的关系,特别看重身体的感受的。。。”

今天自己看到了,就乖了,而且再下面的静心中才发现自己被自己的念头纠缠的好深好久,甚至脑门都感觉被手指点压的紧沉。。。一直以为我知道了,现在才感知到我并没有知道,当我身体有反应时候,我还抓住他不放。。。。

静心就是体验那个空,以达到自身的平衡。

不纠缠任何念头,不执着任何念头,知道这种感受,他只是一种感觉,感觉就好了

不知不觉六千多字了,还有很多触动点没有写到,以及蓝心的解惑,还需消化吸收后再来分享。感谢蓝心,感谢共读的小伙伴,感谢看完本篇文章的小伙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财富观共读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zk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