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昨今读思

昨今读思

作者: lsg003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12:07 被阅读55次
    昨今读思

    1.带学生读一本较难的书,穿越之后,或许脱胎换骨。

    不是说读完这本书就脱胎换骨了,而是说经由磨读这本书,学生掘得自信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在新高度上努力,只要够久,必脱胎换骨。

    2.寒假网络课,自认为做了大善事。因为经由课程,激发了几位学生,促其觉醒,促其自信,促其喷发。

    这样的小伙伴有 茂野 泽祺 佳仪 基峻 书言 鸣昦 默楠 梓淇 奕鸣 钰涵 雯淇 崧旭 世杰等。

    应该还有,或许我的感受不敏而遗漏,或许提升程度有差异,但可以肯定地说:多数被点燃了,或多或少吧。

    3.加入南明之后,工作确实很忙,但是没人要求你,检查你,恐吓你,一切都是你自愿的,只是你自己想把课备得更充分,你想把课程理解得更透彻,你想读更多理解起来有困难但却能把你生命照亮的书,想要激发学生的潜能,想要熬夜加班,想要早起工作,而且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你都是兴奋的,充满激情的,投入而忘我的,没有别的目的,你很享受这个工作过程,不会觉得累。工作之余,你真心地觉得聊天的畅快,觉得侍弄花草是一种享受,陪伴家人是一种享受,静默是一种享受,闲逛也是一种享受。

    我们听过很多教师过劳死的新闻事件,人真的会因为过度劳作而死亡么?绝对不会!教师的所谓过劳死。不是因为工作强度,而是因为工作时的心理状态,是因为自己觉得工作毫无意义,然而还不得不去做,是因为舍弃了本不应该舍弃的生命的其它实践活动,是因为破坏了学生活泼泼的生命状态,长久的心理负担的积压,必然导致过劳死。

    没有人不喜欢工作,人们不喜欢的是异化生命的工作,没有激情的工作,没有创造和成就感的工作,枯燥乏味的工作;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休憩的真谛,不懂得休憩的人,休憩只是让生命更加颓败,而不是让生命明亮起来。

    劳作也好,休息也罢,都是让生命在此刻如其所是的存在的实践活动,惟其如此,生命才能不被异化,才能实现其意义。以此判断一个人的幸福,一个组织文化的活力,是基本可靠的。(南明张建文)

    这是让人羡慕的状态,当然源于加入了让人羡慕的团队,当然是团队“领头羊”干先去、魏先生、江子水平异常高超。

    有三大问题需要参透。我与我,我与家人,我与他人。

    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福祉,都须臾离不开这三大问题。

    生命不被异化,即是功成正果。

    坚持自我,“顽固”地坚持,然后才能活出那个与众不同的自我来。

    独立才可能创造,创造才有成就感,成就感就是人生幸福之源。

    4.荒诞,是人生常态。

    是常人的常诞。

    或许不是“非常人”的常诞。

    比如一群号称熟悉友好的人,围坐一桌,把酒言欢,热热闹闹一晚上,然后作鸟兽散。

    比如两股道上的男女,相了一次亲。

    比如一方倾诚诉告,一方耳旁生风。

    比如爬到半山腰的猴子被无视,而它爬到山顶时收获了仰慕无数。

    比如发小变老,依然模拟情投意合,过从甚密。

    比如你不得不随着周围的人因一个无聊的笑话而面部呈现欢笑的状态。

    比如当你撒谎偷来的五千万是合法挣得,人们顿呈崇敬之态。

    比如酒场的形式趋向高档,酒店环境有格调,饭菜色香味俱全,而内容除了寒暄、互捧之外几近于物。哦,还有场中“高手”插科打诨对抗冷场。就似吃了个外皮极其精美内里无馅的包子。

    5.一个社会人,或者说地球人,其“自我”中,往往包含了他人,包括陌生人,甚至从未谋面的人。所以他们在思考问题或采取行动时,往往会将自身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加以协调,以此作为自由的基础或边界。一个部落人,或者说家族人,其“自我”中,往往只包含了直接的利益相关者,这是一种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在空间维度上都特别狭隘的族群,“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是时间维度的狭隘,而同心圆式的人际结构(而非扁平化),则是空间维度的狭隘。(魏智渊)

    小民多多,公民稀少。

    6.《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检讨》,很好的书,当年有国际友人问我对时局看法,我没有直接回答,推荐了钱穆这本书,尤其是关于明朝一章。(朱学东)

    我要读此书明朝一章。

    7.继续读美国西格尔《青春期大脑风暴 青少年是如何思考与行动的》(到110页)

    我们人生中最初12年的经历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友谊、在学校里的经历、参与的活动以及与家人的关系都会影响大脑发展,并且这种影响会一直延续到青春期。

    对大脑的发展影响特别大的是我们在婴儿期的经历,与父母及其他照顾者的关系直接塑造着我们。不过随着经历的变化,大脑会不断生长,心理也会不断发展,无论你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正确理解自己的生活和与他人交往的方式,都有助于你过出最好的生活。

    我们与父母或其他照顾者的关系被称为依恋关系,我们的生活一直受到“依恋模式”的影响。从广义看, “模式”指的是大脑放电模式所形成的心理习惯。我们从经验中总结出这些模式,以此来预期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回应,会产生什么情绪以及如何过滤我们的感知。模式对于了解我们的行为方式非常有用,它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依恋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安全型依恋,另一类是不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就像是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港湾,当我们感到苦恼或疲惫的时候,便可以来这里寻求慰藉。它支持我们离开家,去探索世界。有的这样安全的起飞坪后,我们便可以带着更多的热情与力量去寻求新奇事物了。

    人类的依恋关系与四个S有关。为了获得安全感、需要被看护、被安抚并且处境必须是安全的。

    依恋模式的四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紊乱型依恋。

    让一岁大的婴儿与照顾者分开3分钟,当他们再次相聚时,婴儿会寻求照顾者的安抚,然后便安心地在放满玩具的房间里继续探索,研究者将这种互动行为判定为儿童拥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表现。当特定的照顾的出现时,这种模式便会被激活。与父母在一起,孩子觉得能够得到看护与安抚,自己是安全的,于是就专心去探索摆满新玩具的世界了。

    研究者让照顾者与婴儿分开,当照顾者回来时,婴儿会躲避他们,而不是到他们那里寻求安慰,这种不安全依恋的形式被称为“回避型依恋”。婴儿在第一年的生活中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看护与安抚,就会发展出这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这种习得的反应是婴儿为了生存而产生的。

    依恋模式是对你如何适应与生命中重要他人的关系的总结,它是你对真实生活事件的习得性反应。

    大约有15%的人是第三种依恋模式,也就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前后矛盾的,或者具有侵扰性。父母给予他们的看护、安抚以及安全感是不稳定的。在研究中,当分离之后父母重新回来时,婴儿会黏着他们,因为他不确定他们是否会满足他希望获得安慰的需求。他们也许会,也许不会,所以最好抓住他们不放。

    比如说你妈妈让你感到害怕,这可能是因为她很抑郁、暴躁且易怒。依恋对象让你感到恐惧,会引发的问题是,他将激活大脑中两个不同的回路。一个是古老的脑干回路,它使我们做出生存反应。在受到惊吓时,这个回路驱使我们或逃走或僵住不动, “避开这个恐惧之源”;第二个回路是基于边缘系统的依恋系统,它会鼓励你去依恋对象那里寻求保护与安慰。问题是你无法既趋近又远离同一个人。在研究中,经过分离后,婴儿会表现出既想接近照顾者,又想避开他的行为,这就是紊乱型依恋。

    当依恋对象是恐惧之源时,我们会变得很分裂。紊乱型依恋关系,让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变得脆弱不堪。

    在有些情境中,我们的依恋关系既不是安全的,也不是不安全的。一种极端的经历是完全没有依恋。在这种情况中,我们没有固定的依恋对象,会出现被称为反应性依恋障碍的功能障碍症。(以上摘录自97-110)

    学习无止境,知识不压身。

    原来只是模糊地知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若从依恋关系角度分析,还是蛮有道理的。

    中年人,不可“吃饱蹲”,不可“混天等死”,因为孙子(女)、外孙(女)有待你尽那一份养育之责。而要尽好这份职责,不提高修养境界,不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是不好兑现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昨今读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au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