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作者: 罗雁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3-14 22:24 被阅读0次

            刷到易公子的视频,等待春天,非常喜欢她等待春天的信念,谁都有可能坠入至暗时刻,重点是学会转念,心态变了,一切都变了。

            苏轼与友人泛舟于赤壁,明月升挂在山尖,江面一片雾气,小船行至水光之中,似凭空乘风,飘飘然像身处仙境。伴随着友人吹奏洞箫的“呜呜”之声,一场通过主客争辩,探讨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哲学对话展开了。友人说:人生就像蜉蝣存于天地间一般短暂,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此时的苏轼,自经历“乌台诗案”后,从人人倾羡的“天才”到阶下囚,后免于一死。朝堂的权力斗争、人性的幽暗、贬谪之路的风雨沧桑,让苏轼明白了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竟是如此喜悦。因此,这个乐观、自由的灵魂,“挫其锐”反而爆发出更璀璨的生命力。苏轼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地万物自有其规律。不是自己的,一分一毫也获取不了。唯有此刻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用耳朵去听,用双眼去看,用心灵去感受,这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天地间的宝藏,才是你我可以永远共享的。《赤壁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宋代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评:“《赤壁赋》卓绝近于雄风。”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也道:“……苏东坡《赤壁赋》,文章绝唱也。”

          苏轼与友人、与清风明月对话,亦是与千年后的我们对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斗转星移,赤壁还在。江水,依旧翻腾奔流;明月,仍在辽阔的星空中朗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日月更迭,不变的是苏轼乐观阔达、超然自适的思想境界,随着《赤壁赋》的文字,穿过历史的烟尘,指引着寻找生命真谛的人们。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岁月中,度过了人生中最苦难的时期,这篇《赤壁赋》表达了苏轼对今后的人生态度。与其哀叹生命的短暂,不如活在当下,专注到每一刻,生命的惊喜会悄然来临。很多人说,苏轼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诗人,甚至称他为“中国人灵魂的工程师”,正是因为苏轼乐观超然的人生态度,哪怕跌入谷底,在遭遇人生最大的挫败之时,也不曾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gw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