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犁师傅身穿蓑衣,牵着耕牛,在田间开犁。开犁是一项传统农事习俗,林川镇五个村庄日前抱团联办开犁节活动,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开犁节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农村习俗,还融入了特色鲜明的农村体验活动。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树立“产村人融合”理念,不断保护开发乡村文化的“富矿”,把乡村文化融入到乡村建设、乡村文明、乡村治理中,推进规划美、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秩序美,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物态文化,促进产业兴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了活字印刷术,方块字模在转瞬间翻转变幻,惊艳世界。如今,在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仍活跃着一批谱师,他们依然用木活字印刷术制作族谱。
在一个小木框里,密密麻麻摆放着一厘米见方的小棠梨木块,每个木块上反写刻着一个老宋体汉字,非遗国家级传承人王超辉,一手执文稿,一手快速、准确地拣出字模,放入空字盘里排版……
以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为主体的“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瑞安借此启动了东源木活字非遗文化创意园项目,打造国内首家以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为核心,集展示和体验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观光园。“我们想利用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振兴乡村,并辐射周边各村。”平阳坑镇党委书记戴安丰说。
传承,让文化走得更深远;创新,让文化来得更丰富。毕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连锁加盟的方式拓展,在瑞安和上海、黑龙江、江西、安徽等地,开出了10多家毕昇活字印刷体验馆。这些体验馆或进驻当地博物馆,或开进古街河坊。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让瑞安市均路村名扬全国。如今走进均路村,小桥流水人家的乡野气息,石木老屋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屋脊层次分明而错落有致,与周围环境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让人倍感清新宁静。目前,瑞安正在将均路村以及温州市现存规模较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黄林村,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项目。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蓝夹缬技艺”是中国印染工艺的“活化石”,曾是当地民众婚嫁的必备用品。非遗传承人王河生与其他农户一起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以蓝夹缬靛青染料炼制技艺为核心,创办了蓝夹缬博物馆。此举不但完整地传承了靛青种植、炼制及蓝夹缬产品制作一整套技艺,还利用靛青的根制成农产品,走出了一条传统非遗文化带动特色农业的路子。
文化为犁,强村富民。“原来一亩地仅收益两三千元,现在可达七八千元,效益明显提高。”王河生说,他们开通了网络销售渠道,上架了蓝夹缬手工制品、板蓝根等特色产品,去年销售总额超过100万元。
据马屿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圣井旅游开发项目作为抱团项目,下徐、长角井等18个村以土地资源入股圣井旅游开发公司,依托圣井山旅游优势,计划连片打造成圣井森林公园景区,加大投资建设梯田栈道、紫藤花海、景区接待处等。项目竣工后,旅游收入将成为这18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
规范乡村行为文化,树立乡风文明
“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从去年除夕亮灯至今年元宵节,曹村镇到处张灯结彩,赏花灯、猜灯谜、观摩开蒙礼……一场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为游客呈现了一场融合传统特色和现代元素的文化盛宴。
“神灯现,名士出。”这句俚语在瑞安曹村流传了八百余年。曹村文风鼎盛,善耕善读。进士造型花灯,耕读文化花灯,“十九大”、“中国梦”主题造型花灯……细看这些花灯,既洋溢浓郁的古风,又透出时代的新意,无不表达祖国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主题。
近年来,曹村的花灯文化节改变以往形式单一的花灯活动,抓住了“正月十五赏花灯”的民俗,结合耕读文化、进士文化、宗教文化、十九大、中国梦等主题,在曹村镇繁华地段设置,设置不同文化主题的造型花灯供市民观赏。
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塘下镇陈岙村则制定了村级财务、集体土地、党组织建设、移风易俗等方面村规民约。村干部带头严格遵守,整村环境大幅改善,去年跻身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仙降街道下林村文化礼堂里响起了“咚咚锵锵”的戏曲锣鼓声,飞云乱弹高腔剧团正在表演瑞安高腔。“瑞安高腔被誉为南戏的‘活化石’,有戏迷专程打飞的从日本赶来看戏。”瑞安飞云乱弹高腔剧团团长瞿金华自豪地说,高腔剧团一年大约演出300余场,大多集中在岁末年初。
2月24日,由2000多位村民组成的“十八社拦垟福”队伍浩浩荡荡,长达68米的“巨龙”边走边演,闹新春。“十八社拦垟福”活动,寓意是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既丰富了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又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当日,该活动吸引了上万群众前来观看。
弘扬乡村精神文化,实现治理有效
乡村精神文化是一种“软约束”“软治理”,弘扬当中的优秀文化,如孝道、乡贤文化等,搭建平台,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乃至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侨文化”简介牌、侨史陈列室、侨家大院……来到湖岭镇呈店村,“侨”元素随处可见。
呈店村就是一部近代华侨迁徙史,全村一半以上人口在海外闯荡打拼,旅居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华侨们在外以自己的勤劳发家致富后不忘反哺家乡,积极支持家乡建设。这种奋斗拼搏、情系桑梓、感恩奉献的侨精神,我们自然要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村党支部书记何调龙说,近年来,侨胞为村发展建设捐赠超过300万元,其中包括呈店文化礼堂建设。
呈店文化礼堂由周边多个村共有、联建共享。走进呈店文化礼堂,门楼式长廊极具江南韵味,村史村情、乡风民俗、杰出人物、文化传统一应俱全。礼堂以“侨文化”为主题,融入了当地村情特色,形成一个占地800平方米的建筑群。
“自从有了文化礼堂,我们这个偏僻的小村热闹兮,不仅村里的老人、小孩有了去处,人聚起来了,而且我们村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来游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何调龙说。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这就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通过乡村精神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有序发展。在瑞安乡村,像这样的文化礼堂的有100多个,不仅展示了村史村情、乡风民俗等常规内容,还别具一格地挖掘了当地特色文化,全面留住独特的乡村记忆,传承宝贵的传统文化。结合文化特色、资源分布和产业基础,逐渐成为老百姓延续乡情乡愁、凝聚民风民心的“精神家园”。
与呈店村一溪之隔的是湖岭镇亦垟村主打“孝”文化。“村美,人更要美。而孝德是人最基本的道德,也是最美的。”村党支部书记周岩清说,这也是村里致力于创建孝文化村的初衷。
漫步在亦垟村的文化长廊上,看着一个个乡贤孝德故事,耳畔传来孝德讲堂里的琅琅书声,分外醉人。近年来,亦垟村突出“孝文化”,建设“孝文化”设施,开设“孝德讲坛”,举行道德模范评比,实现以“孝德”治村兴村。而随着孝文化融入村民生活,亦垟村中流传的孝德故事,涌现出了一批孝德人物。以“孝德”治村,成了这个仅500多人口小村的文化名片,成了远近闻名的道德教育“基地”。亦垟村还在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温瑞塘河是瑞安的母亲河,她不只是一条河,更是瑞安人的精神家园,传承着文化血脉。温瑞塘河沿线分布着许多许多的文化村落,塘下镇陈宅村便是其中一个。来到陈宅村,陈傅良公园、陈傅良文化纪念馆建在中心位置,可以找到不少“陈傅良元素”,如陈傅良的诗词、陈傅良历史介绍的活页。
“这里,除了传统意义的农民,还有城里来创业、养老、度假的市民;既有生态农业,也有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是全域景观化,也是体验式、田园牧歌式的乡村。”这是瑞安市委书记陈胜峰描绘的未来农村模样,也是瑞安致力建设的重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