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20万项目在Kickstarter发起,7万7650个获得成功。同年也有17万项目在最大众筹网站之一的Indiegogo发起,这里不达预设众筹目标也可获得资金。
2015年全球众筹总额达340亿美金,赶超天使投资总额并将在2016赶超VC。

这些数字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意味着众筹逐渐超越投资人成为取经路上必经的一关。要想获得众筹的成功,自然要有一个好的视频。MobileCause公布的数据指出众筹团队使用视频推广时能够获得四倍的资金。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很多国内创业团队的众筹视频内容都不敢恭维。而早在2013年11月,国外的一个胖子就已造就众筹历史上引人注目的成绩。他拍的视频在40分钟内就达到众筹5万美金的目标,两个月内35万人购买了价格在55美金到100美金之间的产品(fortune.com),融资额至少1925万美金。他是Sandwich Video创始人Adam Lisagor。

福布斯分析了产品成功的种种原因,但产品再成功也离不开视频首月550万点击量带来的巨大购买量。也有很多文章分析了这个视频为何大获成功,但更多地只是在介绍视频制作者的背景,搬出了他的一些故事。可这并不能说明这个视频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在覃导看来,Coin视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才用了众筹视频的最佳风格。它不仅简洁地讲清了痛点发生的情景,而且敢于直白地展示产品优点,毫不故作羞涩。感觉就像跟朋友推荐一款自己衷心喜欢的产品一样朴实地说话,一点都不压低声线放慢语速装逼地说一些智享便捷云云。
那么什么是我所说的讲清痛点,展示产品优点呢?
视频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说产品:
“我来给你讲讲Coin这款产品。”
这样的开篇,大方直白。很多视频开篇总爱大广角展示与主题并不那么相关的祖国大好河山,歌颂着我们热爱生活,所以为了你的明天更美好,我们团队倾力打造了这款产品。相比之下显然是这个胖子老外的自信与直接更讨喜。
紧接着说明用户痛点:
“它解决了一个我们都遇到的问题,我觉着。看我的钱包,塞满了各种卡:信用卡,借记卡,礼品卡,满满的都是它们。太多!”
这样对用户痛点精准的描述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共鸣。给人一种:“对啊,这不就是我嘛!”的turned on的感觉,产生强烈的继续观看的冲动,希望痛点得到解决。

利落地进入产品介绍:
“这是Coin,简简单单就像一张常见的付款卡,刷起来就像其它卡一样,它和别的卡之间的区别?就是我全部的卡都在它里面。我可以用任何一张来付款。”
也许在支付宝早已普及的中国,我们对信用卡并不感冒,很少有信用卡塞满钱包的烦恼。但是在美国信用卡却是主流,这也是美国在线支付推动乏力的原因,因为信用卡太方便了。这样情况下的2013年,大家当然都对这个魔法般将无数张卡融为一身的产品激动不已。
视频恰当地强调了产品解决的痛点:多合一。这样准确地掐住用户脉搏,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产品如何解决了问题,这是很难得的用户中心思维。不像很多产品花费大量唇舌向用户推销自己的技术啊专利啊,展现自己或是极简主义或是追求完美的产品理念云云,这些与用户痛点并不那么相关的自我认可,把初团队的产品视频变成了大公司年会上播给员工看的自嗨视频。

紧接着两个使用场景的解说:
“这次我用个人信用卡,Coin里有一致的信息,刷起来就像我的借记卡一样”。
说完画面一转,到了商务洽谈的画面。他接着说:
“这是个公务餐,所以我要用公务卡来消费。轻点一下这个按键选择对应的卡。就这么简单!”

这样的产品使用场景,我们的视频往往喜欢用微电影的方式来展现,演员们做着各种使用的动作,画面里出现弹幕一般的字来解释这是产品的某某功能。把视频变成了一个PPT演示,演员甚至都不给声音。这样扭扭捏捏的方式既不能清晰介绍产品,又无法与用户建立对话般的联系。用户看完往往有着各色解读,因为确实不知所云。
希望有关部门能管管.gif
解答用户疑问
用户看完觉得心花怒放:这就是我常常想要的能这么用的卡。于是就想了解更多,胖子接下来话锋一转,不再反复介绍场景,而是切入用户关心的问题:
“怎么导入我的卡呢?你问。嗯,这是个好问题!我用这个设备加上Coin APP一刷。再拍张照这样我就知道它是哪张。搞定!”

解答用户疑问是很多团队产品视频的弱项。创业团队要合理洞察用户可能有的一系列疑问,然后找出核心疑问,直接在视频中给出解答。很多时候用户不买账,就是因为关键问题没有得到解答,用户不放心,怕不安全,不好用或者没有效果,毕竟你们是创业团队嘛。在这里直接告诉用户如何使用,用户看完就安心了。
回到视频,用户疑问除了使用是否方便,还有就是安全问题了,胖子自然会帮你想到:
“安全嘛,也很酷。你用Coin付了款,但是脑子里装着很多事,结果没头没脑把Coin落下了”
背景响起提醒铃声,接着...
“看到没。Coin有一个低耗电蓝牙信号。你的手机离它近或者远,它都知道”

产品背后的故事?
介绍到了这里,大家可能会嘀咕:“创业者的故事呢?每一个视频最主要的不就是讲故事吗?”其实讲故事都是为了引出产品所解决的痛点,比如一个iPad外壳团队说:“我用iPad的时候发现原装iPad壳不好用,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新的。”
很多团队偏听偏信,非要在视频这种时间就是生命的媒介里面加入自己感天动地的故事。对于用户来说,故事听了很多桥段就那么几个,已经不会被感染,还是应该多讲讲解决用户问题的产品才是极好的。
再次强调产品优势后利落地收场:
“一张卡装着你所有的卡。不管添加多少,它都保持这个大小。从此你只需要一张卡Coin”。
这一点,视频就做的很好。
什么才是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
胖子的成功,看起来像是得益于专业的视频制作,其实根本原因是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
而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和自己感觉以用户为中心的差别,就像我们真正对别人好与自己觉得的对别人好的差别一样。不管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还是伴侣,朋友之间。我们都能看见那些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最终伤害了对方,也坑了自己。
我们往往说父母不懂教育,但心是向着我们爱着我们的,可以体谅。伴侣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也可以理解。而朋友情商暂时欠费所以也能够接受。但是作为创业者,想要赢得潜在用户,就像是在街边搭讪一位异性一样。对方与你只是陌路,没有义务理解你的紧张与经验不足;况且别人也在为自己的生活与梦想匆匆奔波。
所以创业团队应该要努力用对的方式展现自己。相对于其他挑战,写好一份解说词,拍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视频也许是最能做好的事情了。
按照每段话的概括,我把视频字幕备注如下,大家一看便知。
Coin 原视频字幕版
最后列出视频原稿,左边列出了内容提纲。我相信每一个视频都需要将每一句话做出这样的归纳,看是否有包含:痛点,产品总介,功能,使用场景,用户疑问和最后的产品标语等等必要信息。也需要用这个表格剔除多余信息,少即是美。

祝好!
想要观众微信公众号的朋友,请搜索:覃导视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