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说:“诗歌让我们的心灵不死。”那么,教诗歌,会让我们死去的心灵涅槃重生吗?在我有幸读了肖培东老师的《外国诗两首》课堂实录和教学感言后,我生出了深深地羞愧……
《外国诗两首》是我们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本课的单元主题是托物言志,本单元前两课也都重点讲解了这一写作手法。《未选择的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倾向于直抒胸臆。
肖老师从“未选择的路”的寓意;体验“未选择的路”中的情感;感悟“未选择的路”和探究诗歌哲理四个环节来分析《未选择的路》。在一遍一遍的朗读和引导中,学生很自然的就明白了诗歌是以自然界的路来代表人生之路。学生在诵读诗歌后也能够感悟到诗歌中“我”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好奇、后悔、厌恶、憧憬、和庆幸……在感悟诗歌中,肖老师依旧重视学生的朗读,一步又一步的指导学生带着情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诗中“我”在孤独地行走着,“我”从秋天走到冬天,“我”会遇到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他会遇到野兽,他会遇到暴风雪,他会害怕会恐惧会犹豫不前,他要顶着压力不断向前。这样的感受与我们的生活体验相似,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诗歌中“我”的所思所想。第四环节肖老师带领学生探究诗歌的哲理,他抛弃传统的自说自话谈哲理,让学生从诗歌的题目入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选择某个词来说说它的味道,学生们自由选择但又能自圆其说。诗无定论,我们每个人就是自己的诗,就是在走自己的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是如约而至而来,无论现在我们进行着怎样的路,都会有坎坷和困难,那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该如何面对?这种自然而然的过渡指引着学生们走进了第二首诗歌。巧妙地时间,巧妙地节点,肖老师巧妙地提问:你会把诗歌送给谁?七月的暴雨,七月的人生分叉口,这激发了学生的共鸣,联通学生的“内心”和诗人的“诗心”。在滂沱的暴雨中,两位诗人隔空对话;雨中,孩子们深情朗诵,带着思考,充满激情。两首诗歌随着雨水滋润在学生的心田。未来的路该如何选择,面对问题时我们该如何面对,我相信学生们心中都已有了答案。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是精妙的,肖老师凭借自身的语文素养随时随地的利用身边的资源。看到孩子没有举手却在思考就关照他,给予他表达的契机;看到孩子因为成绩没考好默默的坐在角落,就鼓励他自信;看到窗外的暴雨就以此将它们作为诗歌的背景音乐。这种“信手拈来”的教学是肖老师拳拳赤子之心的展现。
博尔赫斯说:“每当我们读诗的时候,艺术就这么发生了。”诗歌教学课,其实就是诗与思的对话,诗与心的对话,是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每一堂诗歌教学课,都需要我们带着孩子们反复朗读,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音乐美;还需要我们发挥联想、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重在感悟体会诗歌的画面和意境意象。平常的诗歌教学中,我们还需要让学生们去背诵积累诗句和形象,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语感。
最好的诗歌教学就是肖培东老师说的:“最好的诗歌教学,就是让孩子们自动跳进诗歌的池塘。他们读月亮,喊太阳,踩出的一朵朵水花,最后都会成为诗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