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窝在沙发上看了第三期主持人大赛,从业十年的与本科,研究生在读的学生同台竞赛,不发感概年轻真好,这样年轻就有这样的起点,但我也看到一个现象,这样的年轻人大众评委的分相对专业评委会稍高一些,这期晋级的有一个研究生董星辰,他3分钟的自我展示环节内容比较新颖,观点也专业,不是我们常见的主流与拉价值观的一贯央视风格,内容比较喜欢。
而这期我最喜欢的是李七月,刚出场的时候她并没有其他主持人那样亮丽风景,但她的讲述使我留下了眼泪,以前看到过她作为寻人团的主持节目,只记得七月这个名字,确对她的模样模糊,在寻人团常说的几句话,也感觉不是太难吧,就像她所述的最初职业感受,没想到背后却有如此艰难与艰辛,能找到人已经不容易,而能不能最终答应见面背后也有如此波折,她平静背后的那份感同深受,理性的克制与感性的叙述虽然超过了3分钟,是至今主持人大赛最印象深刻的。
而与之觉得可惜的是那位从业时间很长的关于教育主持的赵璐,她展示的内容就有些没有重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说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吗。可又没有观点表达出来,止步于此非常可惜。这些人专业还不如那些没有毕业的学生吗?这还真不一定吧。
随手搜了一下微信上有关主持人大赛的新闻,有一个关于这期选手重庆台的那位主持人,我记得她出场感觉到的是好瘦啊,这样小小的人从事新闻工作很累啊,她能承受住吗?没想到其也是从业很多年的主持人,她讲的是棒棒的故事,这篇采访她的文章说这次主持人大赛5000多人报名,600人被选上面试,结果只有30人能上节目,每一期的展示有多位老师给你把关,有老师评价她生活太顺了,所以选题就选择了重庆地域特色的故事,才有了这个棒棒的故事。这个故事她请教了很多新闻类前辈,也找了当年采访棒棒的记者,看了纪录片,甚至自己跟拍了一天,稿子改了20多遍,同时也现场彩排过,最后才有了今天的呈现。我一直以为今天看到的节目是直播,原来不是的,节目有节目的效果,止步于此的主持人也非常优秀。
而让还在读的学生上场除了增加新鲜面孔,也许是为了竞争与节目的可观性。正如撒贝宁所说这些年轻的观点与面孔也让在座的从业人员感到压力,让其思考有哪些学习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