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月又生了个女儿。
想必她也很失望吧,六年苦求,还是个女儿。
差不多年纪的同事里,不知道真实想法如何,至少在表面上没有谁比伍月更无法掩饰对儿子的渴望。她对象言谈之中都没有表现出这一点,只有她,对生二胎,生个儿子,有着近乎焦灼的迫切。
这背后,似乎她母亲给她的压力比婆婆还要大——她跟婆婆早就翻脸了,婆婆在老家,即使婆婆想要抱孙,也没法在她面前施加压力。反而是她常说,她妈希望她再生一个,是男是女的,再生一个。
其实对二胎,对男孩有执念的,不光是婆婆,整个那一代人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婆婆媳妇天生对立,婆婆要求儿媳生孙子,会特别令人反感而已。母亲其实也希望女儿生儿子——那一代人,几乎都是婆婆母亲一体的,是子女的母亲,也是媳妇的婆婆,对男孩的渴望,既表现在对媳妇上,也表现在对女儿上。只不过表达方式有些差别,女儿媳妇对一样的渴望有不同的心理感受而已。
伍月本地人,老公外地人,所以婆婆对她的影响远不如母亲。
她姊妹两个,没有兄弟。妹妹招赘了上门女婿,生了一男一女,都随母姓。照理说应该满意了。但没有。
伍月丈夫魏之峻家乡相当传统,但是他有三个哥哥,所以真没见他表现出对儿子的迫切希望。
伍月她们这一年出生的女老师孩子出生年月也前后不过相差半年,非常巧——清一色的女孩。
这对大家来说算是好事——重男轻女已经深植到潜意识了,大家都是女孩,就平衡了,如果有一个男孩,那就未免一个得意,其他懊丧。
二孩放开后她们先后生了二宝,又大部分是女孩。宋敏拿婆婆的绝望当笑话讲。
大部分人对这个结果是接受的,毕竟这是个学校家属院,不是农村,那种露骨的重男轻女在老师们身上不会表现出来,婆婆即使想要孙子,也无法形成群体压力逼迫媳妇。
只有伍月却陷入了困境——她是最迫切想要二胎,想要男孩的,却直接怀都怀不上。二孩政策刚在国家层面出台地方上还没落实的时候,她就想政策快点落地,她想再生一个。
但是别人很快生了,她却总是怀不上。头几年还好,表现得还算克制,三年只后就开始频繁跑医院,吃中药,查排卵,说是输卵管通但是不畅,也不知道有没有做疏通手术。反正一直在折腾。
不如曾燕淡定——怀不上就怀不上吧。
连续三年只在高一呆着。去年下半年终于怀孕了,头三个月请假在家养胎,后三个月在家待产。仗着是校长的族妹,比别人不知道多请了多少假。
预产期是4月初,不知道她母亲给她找人算的什么,说是3月29剖。
30号全市该线上教学,老师居家办公。这种私事也没人关注,不知道她是否如愿。
昨天在院子里看孩子,听莺莺说起:又是个闺女。
闲聊的几个人一时顿住,明显得为她叹气。
渴望越强失望越大。伍月怀这个孩子不容易,越增强了她的渴望。她女儿芳远都说,这次百分之八十是个弟弟。那么很可能是查过。但是B超并不全准。
伍月这几年中怀过一胎,据说自然流产了,所以这一胎特别小心。
我却颇为怀疑。
她曾经说,自己母亲生了她之后烧香祈祷,再让她生过孩子吧,男女都行啊,给月做个伴。结果真怀上了,就去检查,是个女孩,打掉了,结果是个男孩。说这是神对她说谎的惩罚。再怀孕的时候就不敢再查。生出来又是个女儿,失望是不免的。却也自我安慰,有两个就好,神没有不让她再生。
这回伍月又生了个女儿,最丧气的应该还是她妈妈——那一代女人就是那样,自己没儿子觉得抬不起头来,儿女又没儿子,就更加自卑,对有男孩的人妒恨交逬。
20220405
日出日落05:54~18:36
晴25~12℃
南风三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