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周二开始上班,发现医护人员已感染了不少,每天接触的患者也没法确认有多少例是阳性。咽喉炎已经退了,喉咙不再痛的吃不下,但是有点痰,时不时要咳嗽。周二上午,诊室里三个人都躲在口罩后咳咳咳,患者看到主任咳嗽,吓的忙躲出去。中午三个人去餐厅吃了饭,各自状态都还可以,感觉N95口罩有粉尘,戴上特别容易咳嗽。下午开始,另一位姐们在N95口罩外又加了一个普通外科口罩,看到我就直接说:你有N95口罩吗?没有出去问护士要一个。我是阳性。我心想,这下风险大了,好在我已经戴着N95,不敢坐的离她太近。好不容易下午门诊结束了,一个下午都不敢摘口罩喝水,擦鼻涕都是跑到洗手间完成。周三上午,大主任身边的志愿者阿姨和之前两个进修都不在,患者也少的多,大主任正和两个医生讨论排班问题。听出来现在医生已经倒了一大片,感染后还没发热的都还在坚守岗位,人员还是紧张。大主任问我:你新冠生过了吗?我想我应该还没感染,就说还没有呢!大主任说,赶快到外面生掉好了。我有点醉:但是生了一次这个病,还可能阳第二次啊?大主任说,反正躲不掉的,还不如早点生完省心。我估计她这会对于生病的医生都是这么想的,早点生完病,早点康复,早点回岗位,免得天天提心吊胆。如今刚病倒的不能马上回岗,在岗的人员也陆续发病倒下,医生排班和诊疗任务的完成,越来越愁眉不展。上午患者还没看完,正在写病历的小姐姐就说感觉好冷,但她看起来穿的跟我差不多,正常来说不害怕冷,可能也已经感染了。如果对于阳性医护和患者,已经避无可避。中午,办公室的小伙伴跟我说她发热了,等会就回家。接下来几天这个办公室就没人了,估计我也没地方换衣服休息了。下午,W主任看样子不在,我又去了Y主任那里,她们俩问我现在感觉如何,我说没什么异常,还是前面感冒的症状没好。她们已经战战兢兢的幻羊了。周四,不知道谁是阳谁正常,但是门诊结束上午的小姐姐说发热了,看来也是确认了。下午,我想L主任那里要不要去,他平时就不喜欢人多,现在估计更不喜欢拥挤了,也不知道他感染了没有。果然,看到我进来,他就让我赶紧回去吧,这时候就别来了,风险太大,不用太敬业。都这么说了,我还是撤出来吧,心里确实不想冒这么高风险。跟领导表示没有更衣区的困难,所有第三方机构都撤了,遇见的医护几乎都是阳,能否申请暂时回公司办公。他给我建议:你可以说感冒没好(事实上确实感冒没好过就继续上班了),先申请居家办公,分担点社群运营工作,但是不要说是我讲的。我当然也愿意这么做,先申请居家办公,躲过近两周我预计的医院感染高峰,之后医护人员基本都转阴了,风险便只在于接触患者了。测了单管核酸,就回去等结果,能延迟感染尽量延迟。
周五,工作日闹钟照常想起,不用再一个多小时通勤,不用早起了,可以晚点起床做饭,打卡,再开始工作。只是八九点一开始,工作消息源源不断,不停的回复,做饭也忘了。好不容易起来煮粥,吃完想起昨天测的核酸,忙打开支付宝健康码查看,绿码下方赫然显示“单管阳性”,怀疑看错了,点开详情,确实是单管阳性。这下不可否认了,只能报备给公司,接下来隔离一周。无奈,观察自己的反应,仍旧是鼻塞,偶尔咳嗽咳痰,与前几天感冒相差无几。唯一增加的不适,就是腰疼,像忙碌了一周那种疲惫的腰痛。但最近没有那么忙,按理说不该有这么明显的腰痛,估计还是病毒的作用,引起肌肉酸疼。晚上,s宝回来带了榴莲(目前基本接近40一斤,以往只有夏天20左右一斤的时候才舍得偶尔吃一个,一年往往不超过三四个),和两个橙子,一边跟我抱怨橙子和雪梨好贵。锅碗瓢盆,交给他洗,他还要打扫隔壁屋子去睡,自己拖地搞卫生。如果天天这么大方又勤快,哪里有那么多吵架和失望的时候……
周六,凌晨听到猫叫,又听到s宝在训斥猫。醒来后觉得饥饿难耐,估计是前一天喝了两顿粥,摄入能量以及蛋白质太少了。实在睡不着了。奇怪,周五感觉疲惫腰疼,夜里却睡不了五六小时,白天精神也不错。只是一直想吃各种肉类荤菜,家里没有那些食材了,实在不想喝粥了,点外卖却一直没人接单,饿得慌,s宝说下楼买鸡炖汤,拖到快一点出门,最后还嫌土鸡太贵,买了烤鸡回来。下午自己开了椰子🥥喝,倒了开水,继续躺下养精蓄锐。两点多来了快递电话,外卖还是到了,我却早就吃饱了,留着晚上吃。晚上除了半份锅包肉、酸菜粉条,s宝又买了阿萨姆奶茶,加了黄桃罐头。但是喝了几口胃不舒服,可能是受凉了。还是喝热水吧
网上说不发热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是免疫系统太强,也可能是病毒较弱。我不知道是哪种,生病有名正言顺的摆烂理由,却依然焦虑,越摆烂约焦虑,难道非要像平时周末,做家务,加班,抓紧护肤才不焦虑?我也需要给自己彻底放松的空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