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改变
修行大多数的人经历了人生的一段时间,感受到“生命之苦”后,就会萌发改变的念头。可能是青少年时期在学校遭遇学业压力或者校园霸凌;可能是进入职场后发现成年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无法适应;可能已是人到中年事业家庭不进则退却发现自己缺少动力;可能到了耄耋之年发现自己已经快被世界所“淘汰”……
“想改变”是人之常情,“能改变”则凤毛菱角。
从心改变
如果将“改变”拆分,或许可以有三个层次:
1、认知层面的改变:基于对一些事情有了新的认知,从而形成的改变。以前是这样看待一个事物,现在有了更多的积累(知识/技能/经验),于是有了另外的角度重新看待这一事物。因此可能对这一有了更为整体和全面的认知,产生了相关的改变。
2、行动层面的改变:在认知改变的基础上,落地于实际行动上,与过往的做法有了明显的不同,并且持续精进这些做法,更好的情况是能够形成一个系统,通过系统的力量将改变固化并持续产生效益。
3、心力层面的改变:前面关于认知和行动,还是在基于“思考+行动”的框架上,而这里所说的心力,则是以意识为主导的改变,让意识临在于思考,可以让人极度专注且高效,并且不会被各种负面的情绪所困扰,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改变。
从心改变之困
从以上的分析论述容易看出,心力层面的改变最为彻底,但也最为困难,因为我们需要通过意识对于思考的升维和掌控,才能够感受到这种改变的价值,不然可能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感受到其中的精妙(所谓“顿悟”)而不能产生有意义的行动去促成改变发生,更别说真正意义上的“开悟”。
我总结要产生这样的改变,需要有两大条件:
1、巨大挫折
2、主动寻求
人生面临巨大挫折,才会寻求更为根本的改变;而没有主动寻求的人,即使Ta有机会接触能够给予从心改变的“导师”,也会因为无法潜心寻求而错过机会。
“开悟”的道理可以通过语言进行描述,可以通过冥想去慢慢体会。但这一系列过程中,一般人都需要(1)主动寻求和接触相关的内容;(2)理解并有机缘产生身体和心灵的体验;(3)反复进行练习加强意识的升维建设;(4)作用于具体事物获得具体改变的价值,形成对于改变的强化。
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能通过第(1)环节的主动寻求。这“主动”二字是极其难得的。与其说是主动探究一种新奇的体验(体验心力改变之后的玄妙),不如说是主动对于人世中至高真理的探求。人活一世,需要的是更高层面以及更丰富的体验,“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边的“道”就是我们所说的至高真理。不要被低维度的物质与逻辑所困,至高之处乃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境。
什么是“浮云”?即是世上普遍追求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如何拨开“浮云”,主动向上寻求?这可能是一些有缘人一生的修行,而却可能是绝大多数人不能洞见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