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读书方法论1.0

我的读书方法论1.0

作者: 南柯梦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12:54 被阅读6次

这篇文章打算用黄金圈模型来展开。

所谓的黄金圈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看问题从外向内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最外层的是what层面,这是一些现象、事实,往往是事情的表象。

第二层是how层面,也就是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去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最里层就是why层面,表现形式往往是事情的目的和理念,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黄金圈最基本的运用就是:每当你遇到一件事情,首先你要学会问“为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要搞明白为什么做一件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透过问题去看到本质,对一件事情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可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思考问题都不是从“why”出发,而是从“what”出发。

大学时候,我在一家公益培训机构实习。这家机构为全国高校大学生提供免费的职场课程。我负责南方地区的课程执行,课程进行期间,要填写关于课程的一系列信息,比如“负责老师”“校区”“设备情况”“预计人数”等等。刚开始的时候,我完全按照这些信息去联系学校负责老师,然后将信息一一填上,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填这些信息。

直到有一天,负责其他地区的一个伙伴因为质疑表格一些项目的合理性,并表达了自己的改进方案而获得嘉奖时,我才发现,原来,做同样的事情,也会有巨大的不同。

我们之所以有不同,归根结底还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我只停留在了填表格这件事情的表面,而那位伙伴却在想“为什么填表格?”“为什么要填这一项信息而不填那一项信息?”。

总之,思维方式的不同,会成就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如果你想和别人不一样,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定要具备认知上的优势,比别人更快更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从“为什么”入手。

另外,我们知道做一件事情的原因和目的,就会更加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为什么要读书?

在我看来,读书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与读书这种学习方式并列的还有讲座、音频、视频、培训等,但读书无疑是性价比很高的一种方式啦。

所以,我读书的目的也很简单——学习成长。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曾提到,获取别人经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观察,另一种就是阅读。通过阅读大咖的书,我们能一窥他们伟大的思想和人生的积淀,为自己的成长提供借鉴与启迪。

另外,阅读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书本是有一定结构和体系的。往往是对一个问题多角度的思考,能帮助自己补足知识上的盲点,加深对一个问题的理解,从而使自己在生活中更好地行动与决策。

总之,读书是一个六经注我的过程,接触优秀的思想,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接触体系的知识,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指导自己的生活。

阅读的最后,都会落脚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在别人的思想里扬鞭策马后,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依旧如故。

当然,我的阅读充满了实用性。

关于阅读这件事,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实用功利地阅读之外,当然还有以审美、娱乐等为目的的阅读选择。

希望自己谨记,不要忽视那些部分。有时间也要看看小说、散文、亦或者诗歌。

那该怎么读书呢?

首先,先来讲几个心法吧!

1、筛选一本好书是阅读效果的保障,把时间浪费在高价值的书上。选书看作者。一定要看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大咖的书。而且,如果可能,最好看他出版的所有书。

2、 在阅读速度和成果之间,选择成果,没有成果的阅读不符合自己阅读的初心。(限于实用类书籍阅读,以审美体验为目的的阅读除外)

3、一次集中一本书。

万维钢提倡“强力研读”的读书方法,强力研读更像是一种态度和心法,它追求阅读的效率和深度,力图在一本书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在结合万维钢这种读书方法和古典的“喜刷刷”的读书方法后,决定将采取以下方式阅读。

书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好书读一遍不可能掌握书中精要。对于思想类、观点类、工具方法类书最好也没必要读两遍以上,浪费时间。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与局限性。

在看学术著作等艰深学问时,实在看不懂,便需要向人请教与反复阅读啦。

第一遍是正常的通读,先看序言和目录,了解作者的逻辑脉络和主要观点。然后先从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部分开始阅读,了解书中内容。不必求快,也可以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番。

第二遍以勾连为主内容,以笔记为形式,形成自己的阅读成果。

勾连主要指——

将闲散在书中的内容勾连在一起。

将书中内容和自己经验勾连在一起。

将本书观点与其他书中观点勾连在一起。

最终,以多种主题的读书笔记作为这一本书阅读的结束。

第一遍阅读完马上开始第二遍阅读,第一遍的印象深刻更利于第二遍的整理输出。

几种其他的输出形式——

01、写推荐语,在读完一本书后,写一段推荐语。

2、写领读。

领读就是把一本书拆解7-10篇文章,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做简单的核心观点介绍和难点解读。这种方式在书单、十点读书和悦读等公众号里面有类似的好书领读专栏。

3、做导读。

十几万字的书可以做成两三万字的导读精华版。《得到》里面有这种专栏

4、针对书中谈到的一个观点,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出一篇文章来。

5、做关于所读书的PPT介绍,模拟讲课。(可以写一份讲课录)

作者的主题就是讲课的主题;作者有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如何展开的,是否有事例论证,自己先找自己的生活经验,实在感到陌生的东西可以不讲。

6、《设计你的人生》中讲学习的过程分解为“解构——观点——重构”

解构就是对这本书进行拆解,知道它的所有细节构成:ABCD

观点,就是用自己的经验认知,认可吸收或者判断替换了一些内容。比如,觉得B不对,就忽略掉,留下ACD

重构就是结合自己现有的知识,重建这本书的主题,比如从ACD+E,E是自己从别的地方学来的或者自己生活经验总结的。

相关文章

  • 我的读书方法论1.0

    这篇文章打算用黄金圈模型来展开。 所谓的黄金圈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看问题从外向内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最外层的...

  • 知识管理方法论

    (总结自知乎) 读书方法论 != 知识管理方法论 读书方法论只能是知识管理方法论在读书维度上的应用,正确但不够完...

  • 读书方法论

    今天开始来捋最近学的阅读方法,今天捋的是华杉的读书方法论和成甲的读书方法论。 华杉的读书方法论有十条一是读书一定要...

  • 小吴的产品方法论1.0

    小吴的产品方法论1.0 以下是小吴根据网上一些前辈的推文和自己实习期间经历产品的从0-1诞生的基本工作流程的总结的...

  • 老案读书:《费曼学习法》2022-10-23

    原著:费曼 拆书:老案 我做为商业律师读书基本看的是逻辑,而不太注读书的方法论。 今天这本书就是从方法论的角度...

  • 呓语

    摘录 以下内容摘自之前写的: “我认为的1.0是从混沌,没有掌握方法的状态,变成现在逐逐渐下沉,掌握方法论,逐渐清...

  • 读书之道

    华10条读书方法论 ...

  • GTD学习

    GTD简介 GTD榜样 实践GTD三周年后的体会 打造GTD style的办公环境 V1.0 我的时间管理与方法论...

  • 我的读书方法论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相对比较完整的方法论,比如买房之前就要想好了,买房要看重哪些因素,哪些事情要注意甄别,哪些要特...

  • 我的读书方法论

    知识付费风口的“猪”们飞了很久了,这个市场中繁荣中隐隐有些泡沫。追究知识付费的本质,不过就是“替你读书”几个字罢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读书方法论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zh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