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放开了......"
“我阳了,发高烧....."
“我今天去上班了,....."
这是我在朋友圈看到讨论最多的以疫情为主题的话题。
”昨天,有一位职业女性找到我,诉说她教育儿子的焦虑,烦躁......."
这是闺蜜分享的她遇到的个案。
“你把这周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梳理一下发给我。.....”这是上司安排的工作
我每天差不多看到的不外乎是朋友圈晒的吃、住、行相关的信息,听到朋友圈聊得最多的关于阳了的话题,偶尔还会听到知己的分享,当然更多的是来自上司的工作日常安排。如此,就是我接触的世界,和我保持沟通的大神们,除此之外是我的家人们的生活状态。
今天早上,在听樊老师讲,我每天见的是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于我,确实如此。
一刹那间,我驻立,呆若木鸡,回首过往的四十几年,我每天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交流,生活和工作,一年又一年,半身红尘,如梦一场,我没有突破我的圈层,如果没有听到樊老师的点醒,我可能认为自己的圈层还不错:
在我的圈层中,大家都过了为生活囧境发愁的阶段,讨论最多的是一日三餐,如何吃得营养?每天如何锻炼,甚至挑战长跑马拉松,在世界标的期间,还赌着球输或赢几个球,在疫情期间还交流着如何防患,疫情结束后还在讨论如何减少高反是从云南进西藏还是从三一八进西藏旅游,阳了以后还在谈论是布洛芬退烧还是用姜水泡脚退烧?每天听着樊老师的课,以为自己进步了?每天在简书里日更看到被更多人浏览了,点赞了,还沾沾自喜?!偶尔还在视频空间听高管,职业经理人讲课,以为学习到了还把好的内容截图保存!......
这就是我的圈层,其实是不错了,至少是积极向上的圈层,每天不被负面的情绪包围,已经很是了不起了。
“你每天见的是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很多的名人没有见过吧?”樊老师问
我要见他们做什?我要学他们做什?
我是如此平凡、普通的一个人,就象孔子弟子曾参在《大学》中写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还在心正阶段,我还没有到身修,不用考虑那么多!
其实,非也,我还想看看跟我不样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
虽然,我以为自己在心正的阶段,有时候,在面对利益时,也可能会摇摆不定,也可能会偏离本心。一个人如何能物格-知至-意诚,我也仅是做到一点点,比如某时某刻,我也会心生狭义,心生伪善,心生妄念,心生不自知,心生不知耻......
我还是想了解与我不一样的人,在我之上的人,看他们写的书,作的画,发明和创造,或许从他们的公知于众的信息载体中,我能学到一点点为自己解惑呢?以这段时间的经历,我从视频中看到在困难中置死地而后生的企业家,历经数十次以上大手术的教授.....他们活成了生活中自己的精神领袖!我从书中读到从苦难中活出的心理学家,面对生死依然坚持的物理学家,面对不被大家认识依然在默默写作的文学家......他们活在专注的领域里,散出金子般的光芒。我看到被人质疑的医学家,我看到步履缓慢的国家领导人,我看到跑在一线的白衣天使,我看到了排队等核酸检测的老人,孩子、妇女,我看到了这世界,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人,他们虽然在的自己的圈层里,过做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都跟我不一样,他们身上都会有某一点值得我学习和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唯有知道每天见到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才要想了解其他人的好奇心,了解了其他人的光芒背后所受的遭遇,反思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的应变思维,对人对事对物,中正,戒妄断、夸大,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面对每天跟自己差不人,与他们沟通和交流,也能活得通透明白,超出自己预期,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