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不太爱逛微博,尤其是头条新闻和榜单。一早上打开微博,满满的负能量,不想让一天的时间从这样的负能量中开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脉每天被大量的信息刺激着,也乐于享受这种知天下事的感觉,同时由于网络言论自由,许多人随意发表自己在生活中不敢说的话,对某个人稍有不满,就以及尽恶意的语言去诅咒咒骂对方。也许只是生活中的常例,一放到网络上就被无限的放大。
演员王宝强离个婚,轰动了两年,全国人民都知道,当时的热度甚至超过了奥运会。网友极其热衷于观战,讨论,发表自己的想象力,各种花边新闻都出来,关于王宝强,关于马蓉的家人。事实上真实的信息只有两条,一是王宝强发表的离婚声明,而是马蓉发表的一则微博。然而这件事被炒的沸沸扬扬,众望所归,马蓉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王宝强打赢了官司。大家的愤怒发泄了,正义得到了伸张。
事后静下心来细想,事情真的应该这样吗,造成这样的结局的王宝强期望的吗,他可曾为他一开始的举动后悔过。他的愤怒发泄了,赢得的大众的同情,或者给他事业带来更多的帮助,可是当他的离婚事件成为全国人民的谈资,他是否后悔,当他的孩子长大了,看起这段回忆,他有如何面对,他更如何处理他们夫妻最初的甜蜜回忆。我相信,那则离婚声明是他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发的,我也相信他有更多的选择去处理这件事,他却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我同情他的遭遇,却不认同他利用网络舆论使自己孩子的妈妈被千夫所指,占用大量的公共资源,博取人们眼球。
然而,我不敢在微博评论下发表这样的感言,因为我是一个胆小的人,我知道,这样的言论发出去,也许会被很多网络喷子喷。网红考研老师张雪峰曾经在他课堂上评论王宝强,大概的意思就是说王宝强不应该把这件事放到网上,因为对孩子的伤害很大。然后就被很多网友喷,就有人说他是支持马蓉,甚至诅咒他也被出轨。对此我只能唏嘘长叹。
最近很热的事情,关于刘强东涉嫌强奸案一说,美国警察放了一张刘强东被捕食的照片,并把他放到网上,然后全美的媒体都报道的这件事。这件事就连续几天上热门,就有人说,早知道他不是好东西,调侃刘强东是最专一的人,只爱女大学生,甚至有人去章泽天的微博下骂,说奶茶妹妹变成抹茶妹妹。就算声明了刘强东没有收到任何指证,并且已经回国了,这种落井下石的声音依然此起彼伏。他们不在乎真相,像拿着一块石头,时刻等着你掉下坑,不管真相如何,先砸你一下再说。一有风吹草动,就先入为主,把不明的真相,变成他们脑中的真相。 由此我们又想到最近的滴滴事件,滴滴司机杀人事件引起极大的民愤,网上一片骂声,大家齐心声讨滴滴,都支持让滴滴倒闭。讽刺的是,滴滴做出整改,关闭深夜服务,更多的问题出来了,人们夜里出行不方便,黑车肆虐,恶意抬价,这时候网民又出来说,滴滴让你整改,不是关闭,你这是给人们脸色看。滴滴一脸蒙,说关闭的是你,说不关闭关闭的也是你,你让我整改,拜托整改也要有过程。这里为滴滴开脱,人们往往对身边习以为常的恶习忽略不见,对身边服务很好的却吹毛求疵。在这出租车,黑车司机拒载,不发表随意收费,大家习惯了,觉得就是这样。滴滴打着给人们最方便的旗号,就要做到最好。所以说坏人做一次好事,前面所做的坏事都可以原谅,好人做一次坏事,前面的好事就全部否定。
怀着对这类事情的气愤之余,我在想那些满是负能量的评论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群人。经过观察,我更愿意相信,那些人更多的是混在社会底层,来网上找存在感的人,以及对是非分辨能力的年轻人。那些三观正,有分辨能力的大概不那么热衷于网上评论吧。这样想,心中舒畅多了。
提高网友素质,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谨慎发言,尤其是恶意伤人的语言。在过份苛责别人的同时,试着感同身受。愿所有人都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