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晚清时期抗击太平军为什么主要依靠湘军而不是八旗和绿营呢?明明八旗和绿营才是朝廷的正规军,为什么他们靠不住呢?要知道,咸丰一直都特别讨厌曾国藩,因为当年咸丰刚刚登基,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而曾国藩呢当时正在翰林院供职,也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给新皇帝咸丰上了一道奏折,对皇帝提出了一些批评,还指出了他的一些缺点,并就如何治国理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咸丰看了之后怒摔奏折,你想想我们普通人受到别人的批评尚且心里不舒服,更何况是人人阿谀奉承的皇帝呢?于是咸丰从此不再重用曾国藩。而且咸丰的重满抑汉的思想也是很强的,那么为什么他后来却只能依靠湘军呢?我们说,当你想不明白一件事儿的时候,你就往人性上面去思考,马上你就会豁然开朗,八旗和绿营军属于朝廷的正规军,人家是有编制的,每月到点发工资,生活毫无压力,他们怎么可能会去战场上拼命呢?去小酒馆喝酒吃肉他不香吗?要知道,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当你常年都处在一个很舒服的环境中的时候,你连动都懒得动一下,到后来,当敌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的时候,你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了。而湘军则更像是劳务派遣人员,自古以来干活的都是劳务派遣的,有编制的都是喝茶看报的,但是需要邀功领赏的时候他们就跑出来了,所以在正面战场上,八旗和绿营一直都是要打不打的架势,所以江南江北大营被李秀成攻破也就不足为奇了,此时咸丰才意识到八旗和绿营军是彻底指望不上了,以后只能依靠湘军了,这才提拔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眼睁睁看着曾国藩不断做大做强,曾国藩总算有了调动地方大员的实权,从此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那么我们再来说湘军,他们的人员构成主要是穷苦百姓,他们好多连饭都吃不饱,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了,只能拼命了,而且,曾国藩从最初开始办团练的时候,朝廷就没给过一分钱的军饷,那么湘军的军饷是怎么解决的呢?主要靠三种途径,首先是靠曾国藩的人脉资源,向关系比较好的地方大员那里借粮,比如胡林翼当年任湖北巡抚时曾经常为曾国藩提供粮草,其次是靠设立关卡向商人收税,同时号召商人捐钱买官,第三条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以战养战的方式,每攻下一座城池的时候,要收缴太平军的粮草和金银,其次要控制城里的财政收入以充军饷,比如曾国藩手下最能打的部队是曾老九率领的廷字营,为什么最能打?因为曾国荃有一条规定,攻下城池之后的头三天,将士们可以随意的烧杀抢掠,能抢到多少金银财宝全看自己的本事,你想想看,攻不下城池,有可能饿肚子,攻下了城池金银财宝随便抢,这些人怎么可能不拼命?所以湘军没用几年就发展为一支庞大的虎狼之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