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一书讲道:“美国内华达大学有一个研究报告,研究调查的对象包括了27个国家共7.3万名学生,目的在于调查他们受教育的时间长短。调查发现,家中有藏书的孩子,大学毕业的比率比起家中没有藏书的孩子,多了20%。另外,家中藏书量若超过500册以上,孩子受教育的时间也平均多出了3.2年。”调查表明家庭的书籍拥有量与孩子的成就存在一定的关系。学校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买书,并开展阅读。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在校园里摆书摊,开展书籍交流、流动、交换和展览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如果有书可以展示、交流,会有一种自豪感。交换书籍,会使书流动起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读到更多的书。
要读好书,是阅读的重要原则之一。每年不少机构和报纸会开展类似“最佳书籍”“最受欢迎”之类的书籍评选活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书。很多人也养成了根据书单阅读的习惯,这不失为一种信息爆炸时代下便捷的阅读方式。学校也可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年度最佳书籍推荐活动,先让大家把自己阅读过的、喜欢的,或者认为最佳的书介绍出来,列出候选清单,并组织大家评选。学校还可以举行年度最佳书籍新闻发布会,让推荐者上台介绍书的内容。次年学校组织师生阅读那些最佳书籍,这样阅读活动质量会更高,更加符合老师和学生的兴趣。
高质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必然会产生形式多样的阅读衍生品,也就是阅读成果。这些阅读成果包括读后感、阅读报告单、阅读推介单、故事人物图像、故事情节时间图、迷你书、读后感、剧本、人物服装制作,等等。学校决不能忽略这些阅读成果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应将它们贴在学校和教室的墙上,展示出来。
当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他们的阅读成果时,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会高涨起来。与此同时,阅读他人的阅读成果本身也是阅读的一个方式,是提高阅读效果的有效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