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我们仨》| 能表达委屈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们仨》| 能表达委屈是一件幸福的事

作者: 尹从安 | 来源:发表于2022-06-23 21:13 被阅读0次

           “我”(作者杨绛)理解锺书,锺书也理解“我”。两个细腻、情感丰沛的人,总能捕捉到对方情绪和心理的变化。文中多处提到了锺书的委屈、伤心,其实多数时候并没有强烈的外在表现,锺书也没有直接的表达抱怨,但“我”总能从其只言片语中,或是仅仅站在他的立场上,就捕捉到他细微的、深埋的委屈。这些委屈不足为外人道,怕多会被嫌矫情。

          在家里锺书有些小委屈。作为已嗣出的长子,锺书从小缺少一位慈母,也未有慈父。他的母亲不敢拦在嗣出的儿子前当慈母,他的嗣母不能管他不会和他亲。他的父亲是一位传统家长,对待儿子尤其长子总是摆出严父的架子耳提面命。“天下爷娘护小儿”,锺书的父亲也不能例外,他最宠的是最小的儿子,对锺书责望多于宠爱。嗣父(伯伯)倒很慈祥,与锺书很亲,却在锺书十一岁就去世了。故而在这样的家庭里,锺书总归是要受点委屈的。

           锺书赶赴蓝田和父亲一起工作,经常亲自为父亲炖鸡。同事在父亲面前夸锺书孝顺,父亲说:“这是口体之养,不是养志。”父亲常常责怪儿子不能养志。锺书对父亲的“志”并不完全赞同,却也了解,父亲对锺书的“志”并不了解,也不赞许。

    锺书写信把这话告诉我,想必是心上委屈。

           锺书将炖鸡的事写在了信里,这是文中第一次讲到锺书的委屈。讲述锺书和其家人的相处时,虽都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锺书作为儿子、兄长,无立场表达、也无从表达他在这个家庭中感受到的落寞,但这种落寞又是真实存在的。读到这儿我猜想锺书也不好直白的在信中向妻子诉苦,何况这似乎也谈不上“苦”,然而“我”看了信却能明白锺书的心思。

           工作中锺书难免会受委屈。一九五四年底,锺书回文研所工作时,外文组已经满员,故而被借调到了古典组,选注宋诗。锺书大学学的是外国文学,教的是外国文学,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不是科班出身,故而放弃外国文学研究选注宋诗,他并不愿意。

    锺书很委屈。

           然而他理解这种安排,肯委屈、能忍耐,从此没能回外文组。

           “我”不仅能细致的捕捉和体会锺书的委屈,而且不轻易置喙,这更能让对方感受到体贴和关怀。我们很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价甚至指点他人,说些类似“你为什么不这样做”、“你应该这样”、“我要是你就会这样”的话,虽说者无意,但或许会让听的人委屈之余增加不被理解的挫败感,慢慢地就将情绪隐藏起来。“我”和锺书之间这种细致的关怀和理解,很打动人。

           在我们的文化中,忍是一种美德。被拒绝要说“没关系”,尽管你无限失望;被伤害,甚至被背叛,也要说“没关系”、“没事的”,尽管你内心哀愁泛滥;面对“没事吧”的提问,更要说“我没事”,即使刚转过身擦干眼泪。不知说“没关系”是为了展示我们的宽宏大量,还是为了掩饰我们的狼狈失意呢?总而言之,失望、失意、伤心、痛苦总是不体面的,不堪示于人前。

           一次一个朋友发来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短视频,视频中应是一个商店在搞活动,向路人赠花,一个小女孩很想要但又很害羞,不敢上前请求,她的妈妈百般鼓励,教她沟通的言语,小女孩终于鼓足勇气,上前小声问道:“可以送给我一枝花吗?”,刚好花送完了,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小女孩的眼睛里顿时眼泪打转,她当时一定伤心极了。她的妈妈不顾安慰她,立马教育道,你应该说什么呀,说没关系。小女孩伤心的不想说话,她妈妈反复要求她说没关系,小女孩最终还是含着泪带着哭腔说了。

           说实话,看了这个视频,如果我是小女孩,强忍伤心说“没关系”远比被拒绝没领到花伤害更大,当然在三四岁的年龄,还没有能力分辨伤心的来源。或许,这种情况下,说:“谢谢”、“那太遗憾了”,要好些,或许可以更直白,说“那我可太伤心了”,也并不伤害对方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 能表达委屈是一件幸福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mm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