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识的一个朋友,工作有一些变动,刚结束了上一份工作,需要重新开始求职。
默认朋友会从事之前的招聘工作,想着给他推荐一些合适的机会,没想到和朋友聊完之后,发现他的职业发展完全不是他以为,或者说我认为的那样。
朋友说他不想再从事做了10年的招聘工作了,真的是丧失了勇气再继续做下去,这次工作变动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但也是一个好的契机,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
盘点过往,为未来做计划,需要慎之又慎。
朋友是技术背景出身,从事招聘工作也有10年,丰富的大型项目招聘和管理经验,按说根据自己的优势来,找一份还不错的机会不难,但他表示实在没有勇气再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因为缺少了激情和热情。
如果不是因为客观原因离职,他也许会在这条路上惯性地一直再走下去。
没有外力的刺激,我们通常不会主动求变,毕竟折腾是需要勇气和精力的,尤其是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
可是,当命运把我们推到另一边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应对,中年人又会爆发出无比的勇气和决心,因为选择太少,因为要生活,还因为身上的胆子太重了,必须要扛起来。
朋友说他缺少热情,内心没有了热爱,动力就会不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会有些痛苦,可以做但不会做的多好,自己也坦然承认和接受。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我们以为只是一个中转站,也许就是一个拐点,开始另外一段人生。
要新选择的一条路,也许会难一点,但风景更美,个人会更有兴趣和热情,这样职业生涯可以往前再推进5-10年,从长远来看,是一条慢但更踏实的路。
职业生涯的三叶草模型,核心要素是兴趣、能力和态度。
人总是因为追求什么而变得不同,不是因为简单或者容易,有所求才有动力去探索,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人的认知和物理边界都需要不断地被拓展。
欣赏朋友身上的坦诚和自我认知清晰,他人也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聊完之后我也在反思,我对招聘行业的坚守,我在守着什么,是不是惯性?
深厚的积累和积淀,还有热情和激情,如果想在任何一个行业做下去,做好,甚至做到顶尖,都不会容易的。
每一份工作,大多数人都可以稍微努力就达到60分,勤奋一点就是70分,可是要做到80分就需要付出更多,90分以上更上凤毛麟角。
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李嘉图定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信息越透明,越对称,流动性越好,李嘉图定律导致的势差越大。如果不能做到比周围人明显高出一截,那么劳动都是免费的、不值钱的。
总有很多人认为,技术的进步能够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让每个人的机会趋同。遗憾的是,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让李嘉图定律的效应放大,即便各种资源总体的数量在增加。
李嘉图定律,就像是上帝手中的剪刀,悄无声息地给大自然修枝剪叶。因此,我们在了解它们之后,应该把他们写入我们的行动指南。
我们所擅长的,比身边人更有优势的,我们热爱的,能持续为之努力的,人们需要的,能带来满足的物质和精神回报的,是我们真正要持续努力做的事情,也是我们的行动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