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9年4月21日上海有书《偏见》分享暨世界读书日快闪活动
2019年4月21日上午9点从住处出发,目标是杨浦图书馆,过程是体验不一样且有趣的一天。我刚刚好10点到,仍有小学生时代第一个到教室的那种莫名的兴奋感和自豪感,仿佛考试成绩全班第一的感觉。这是刚好有书友过来了,把我从梦里叫醒了,很高兴地和他打个招呼。
《偏见》一书出自综艺访谈节目许知远《十三邀》人物访谈总结。节目简介:寻找13位具有模板作用的个人,向他们发出邀请。请求观察他们的行为,请求他们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得。提供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中国发展的切片。这个节目,是许知远对时代做的思考。
初次看腾讯视频《十三邀》的还是觉得很惊艳,没想到这个时代还真有人对当下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和探究。书中说有些功利性的目的才选择了各个圈界大咖,而且他们有更多的阅历和故事可以讲,这个我觉得是可以理解。但愿后期能有更大的突破,邀请不同阶层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来共同描绘当今快速发展的世界。如果觉得还不够深入灵魂,可以来一点关于人生哲学以及人生意义的探究,或许这也是作家许知远内心深处刚想了解的东西。
《十三邀》现在已经有第三季了,《偏见》一书写了第一季中的大部分人物,再加上第二季的几个人物。第一季里对话对象有罗振宇、姚晨、二次元、冯小刚、叶准、李安、张楚、蔡澜、俞飞鸿、陈嘉映、贾樟柯,上海市彩虹合唱团、白先勇。读书分享时,我只看了前面九个人的访谈视频,所以只是聊聊这几个访谈的个人观后感。
什么是《十三邀》?我给你们许知远的回答: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我还开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也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新的动力、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罗振宇创造了知识付费时代,让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到碎片化的知识。一方面让想学的人得到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另外一方面这种学习强化了实用化的功能。姚晨敬业的职业素养造就了一个很好的演员,加上联合国难民署大使的身份,在很多人眼中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女人了。三次元世界里的许知远或许很难真正理解二次元世界的精神内核,但视频中显示许知远貌似与有着祥和景象的生活的二次元世界和解了。
冯小刚在不同的电影时代都能表现出冯氏喜剧的魅力,电影或许是他对人们表达的最好的途径。叶准经常提到咏春拳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是一样的。著名商业片大导演李安永远在追求完美的路上,细节和情感则是许知远认为在电影里是更抓人心思的东西。
张楚在新的时代仍然想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出曾经那个摇滚时代美好的情怀,而许知远懂他那颗不肯媚俗的心。蔡澜的百度百科是这样的: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影节目主持人、商人。现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特邀蔡澜作为节目总顾问。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称。经历过时代的人却对许知远说:别想太多,吃喝玩乐能解决所有疑惑。一个味觉如此敏感的人怎么可能不对社会和时代敏感呢?只是他选择不去管它。这是许知远和他访谈的感叹。
世界读书日是个值得欢乐的日子,因为每个人只要还读书,就没有停止过思考和自我改变。上海有书共读采用“有书快闪”的形式庆祝这一天的到来。在宏伟的江湾体育场大门前,声音洪亮、慷慨激昂地读出了《读书之乐》。每一个读书的时光都是值得纪念的,请珍惜能读书的时光。
说说读书的三种方式:电子书,优点是简单方便,随时携带:缺点是不容易联系上下文,整体感不强,读完印象不深。听书:优点:可以边忙事情边听,更加自由;缺点:缺少文字的段落感知以及没时间思考。纸质书,缺点:携带不便,占空间;优点:能克服电子书和听书的所有缺点。如果有时间,还是推荐纸质书,如果没有看纸质书的时间和条件,那就不要在乎什么方式了。
简单点,读书的方式简单点。读书的时候别想太多,沉浸在书中好好和作者对话。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岁月总会给我们一点奖励。唯一能让时间慢下来的方式只剩下读书了。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面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且行且珍惜那些能读书的时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书和远方!我觉得最浪漫的事就是有书和我们一起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变老。但愿有一天,有书相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
蓝天白心。一个行走在魔都的文艺青年。
写一些关于情感、生活、成长的点滴。
爱读书,爱跑步,爱音乐。
但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