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个读者的留言。
这位读者的困惑在于,人与人一出生差异不大,而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后期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之大的差异?
这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良叔只能泛泛而谈。
人和人的差异真得很大吗?
也许,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是这样,每个人的脾气、秉性,甚至价值观都有很大区别。
但是从生理、心理等底层角度,其实人和人差别并不大。
我们之所以觉得大,往往是赋予了过多的意义和解读。
正如一只狗,它眼中的人并没太大区别,无非就是两种人,一种是自己家的人;一种是外人,仅此而已。
我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想让你不要聚焦在人的差异上,因为你不可能去理解每一个人,也不可能针对每个人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我们其实要聚焦在人的共同点上,正如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所说:
“关注不变的东西,比关注变得的东西更有价值。”
这样,你的人际关系策略就会变得比较简单。
比如,和一个不熟悉的人沟通,你肯定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也不知道他和其他人的差异在哪儿。
但是你知道他和其他人一定有共同关注的东西,比如,金钱、权力、健康、家庭。
对这4样东西的关注,几乎是人类的共性,你从这4个话题入手,别人就会有兴趣和你沟通。
所以,对于人,真得不要搞得太过复杂,简单,往往是最好的套路。
当然,我承认从微观角度,人和人是有很大差异。
有人内向,有人外向;
有人做事爽快,有人做事严谨;
有人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有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呢?
我的浅见是,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结果。
也就是说,你所携带的基因,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你最底层的原型。
比如,如果携带了较多催产素的基因,那么就是一个温和,而有道德感的人;
如果你携带较多的睾丸酮,那么你会刚烈,和自我一些。
后天的环境,会深化,改造这种原型,并赋予某种人为概念和意义。
所以,人一出生,看起来一样,但是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差别。
后天的环境,把这种差别扩大,成为我们眼中形形色色的人。
我知道,上段话,你可能不太理解,我来举个例子。
一块铁矿石,一块玉原石,看起来是有些不同,正如一个黑、一个白的婴儿。
不过,你会觉得大差不差,因为都是圆嘟嘟的石头嘛。
然而,它们的内部构造决定了,一个最终只能变成铁,一个却能变成玉。
成铁的,最终可以变成刀,而刀可以切菜,也可以伤人。
而成玉的,最终可以变成贵重的首饰,而玉可以鉴赏,也可以贿赂。
这些变化,就是后天环境带来的,甚至是决定意义的。
我曾看过一本书,是讲“圣战”组织是如何影响人的。
在我们眼中,那些恐怖分子都很邪恶,然而,这并不符合常识。
难道这些人天生就邪恶吗?
并非如此,“圣战”组织对成员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
那些天生好勇斗狠的人,正好是他们的菜,于是就会宣扬暴力。
然而也有些温顺和有道德感的人,组织便会进行宗教洗脑,潜移默化中,这些人便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高尚的事,是在响应真神的呼唤。
其实,这些人的道德感是被利用了。
所以,一个人之所以是你当下看到的这个样子,就是个体基因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表达的,欢迎留言。
良叔小随天天见,再坚持48天。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