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有一个概念,叫“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成本,换言之,它是不可回收的成本。
但是,人性的本能,往往让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导致很多时候不能及时止损,企图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补救和挽回,结果必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人性深处之所以难以抵挡沉没成本的影响,根源在于我们的基因是在长期的物质匮乏环境中进化而来的,对原有物品的保守和依赖才最符合生存法则。比如,很多老人都有强行把剩饭剩菜吃掉的习惯,为此不惜把自己吃撑个半死。他们骨子里觉得,这样做才没有浪费为这些饭菜花的钱。再比如,家里很多老旧无用的东西,总是舍不得扔,其实这些东西,早已没有了实用意义,留在家里,只会继续占用空间,磨损精力。当年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对你来说,就是一笔沉没成本,继续保有它们也不可能收回这笔钱。如果你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这些东西常年占用你家里几平米的空间,更加得不偿失。
很多聪明人也不例外。
1941年10月,纳粹德国挥师东进,强攻苏联。苏德双方激战三个多月,德军伤亡近60万人后被迫撤退。按理说,造成了如此惨重的损失,希特勒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苏联这块骨头不好啃,转头专心进攻西欧才是上策。但他心疼那已经损失的60万兵力,不肯抛弃沉没成本,于是带着“捞本”的心态,在1942年夏二次进攻苏联,打了一场规模更大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果是又损失了100多万兵力。此役让德军从此由盛转衰,一蹶不振,亲手葬送了前期奠定的大好战场形势。
股票市场上,很多人在牛市高价购入的股票,在遭遇熊市,价格严重缩水后,长期攥在手里,原因就是他们心疼那些早已蒸发得无影无踪的钱。他们不去认真分析下跌原因,不去预测未来市场的走向,只是在原地固执盲目地等待,幻想那些钱会回来。
人总是容易高估自己,承认错误意味着自我否定,会破坏自我认识上的逻辑自洽状态。当我们犯错误时,我们倾向于辩解和掩盖,倾向于找到有利于逆转解释的证据,倾向于自圆其说和自证预言。因此,摆脱沉没成本的束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了“沉没成本不是成本”的概念,很多时候你看思考问题的角度将会发生逆转。
忘记成本,这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战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