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要走上成功之路,需要经历什么?
是必不可少的失败,是无数次艰难的选择,还是永不服输、敢于挑战自己的勇气?
我想,这些都重要。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愿意直面现实,直面现实带来的痛苦,你就走上了成功之路。
无论是失败,选择,还是挑战,都会带给我们一种“痛苦” 。
我们面对痛苦时,是选择直面,还是逃避,结果显然是不一样的。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引导着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会参考不同的原则,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一个原则,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未觉察到。
例如:
孩子选择暑假花更多的时间玩,不上任何补习班,你会如何处理?
作为家长,会有不同的选择:
选择支持?原则会不会就是孩子嘛,开心最重要。
选择反对?原则就是,都高二了必须要利用暑假好好补课。原则就是成绩最重要,玩耍不重要,这个原则背后的思维方式可能是唯学习成绩论(猜测这种可能)
选择理性思考?参考《原则》一书给到的指导,我们有权利选择,但是这个选择是要经过“三思”的,例如:要考虑直接后果?后续后果?再后续后果?
举例:
直接后果:暑假其他孩子都在补习,我们错过了这段时间会导致学校排名的落后。
后续后果:会影响到我们的自信心,学习是需要好的状态的,好的状态来自于正向积极的反馈,我们并不鼓励排名,但排名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起码通过排名我们可以定位自己目前的水平,毕竟高考的规则就是按照排名顺序录取的,这是后续结果。
再后续结果:一旦我们失去了信心,丢失了好的状态,那么我们的长期目标,必然会受到影响,比如高考,比如我们需要在优秀的大学里连接到优秀的同伴,毕竟能考取好大学的孩子,本身学习能力都是不错的。
如果我们通过以上“三思”之后,依然决定我们要更多的玩耍,而非学习,也可以,那我们就坦然接受后续,再后续的结果。
相信,一个真正有目标的孩子,是知道怎么去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暑假生活的。
回到原则这个话题 ,以上三个选择对应着三个原则,不同的原则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便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会带来不同的感受,感受不同情绪也不同,那么对应着我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说出不同的话,做出不同的行为。
这里我们要重点关注,我们做选择时所遵循的这些原则是否符合自然法则?是否支持事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推进?是否符合人性的特征和需求?
细看第三个选择,其实参考的原则就是相信人性都是在一步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论) 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可能是低层次的需求未被满足,例如:安全的需求!很多人在童年时期的安全需求都是没有被完全满足的,成年之后的那些不成熟的表现,例如过度依赖他人,推卸责任等行为,都是一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回到家庭教育的话题,在孩子年幼时期,给到孩子无条件的爱,尊重和信任,就是在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一个人只有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后,才会有余力去追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
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其实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工作获得的。
只有我们坚信一个人本身就拥有积极向上去发展自己能力,追求更好的自己的内在动力(这是与生俱来)的,有生物学基础的,我们才能充分的发自内在的相信孩子,相信员工,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一些方法,去激发对方的潜能。
相信人的潜能,是支持他人成长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