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的一名叫牟丹的90后语文老师,教书已经快9年了,目前是一名四年级班主任,她在自己任教的班级里设立了一个热搜榜,发到自己社交平台上,获得了2万多名网友的点赞。

靠创意,靠点子,这个老师火得名副其实,九零后年轻教师制作的热搜榜上了热搜,她本人也靠自己的创意上了热搜。
几乎每个教室都有两块黑板,前面老师用来讲课,后面用来办板报。前面黑板常讲常新,后面黑板就受学校相关部门指使,只有在重大节日才能更换了。比如学雷锋纪念日出一期,清明节出一期,家长会了出一期,元旦临近,庆祝新年出一期……而如果没有重大活动,后面板报几乎不会更换内容。

现在这个年轻的九零后老师别树一帜,与时俱进,居然把黑板变做一个每天刷新,及时互动的互联网平台。班里杂七乱八,琐屑纷繁的班级事务经过她的精心整合,个性化表达,成为同学们广泛关注的热搜内容。
这也是一种班级文化。同学们关注班级热搜榜,先进事迹激励他们见贤思齐,批评通报也经过该老师幽默化处理,锋芒顿减,对学生也是种鞭策和教育,并且这个热搜平台师生共同参与,对学生收集整理班级信息,进行创意化表达也是一种训练和提高。
我们大部分学校的班级文化,更多的是奉命行事。千篇一律或者大同小异,体现不出班主任的个性化特点和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创新。鹦鹉学舌,亦步亦趋。复制粘贴多,原创少。并且如果不是为了检查,很少上新,办一次一劳永逸。我就曾经见过一个班级,在他们的作文专栏里,9篇习作都是网上复制粘贴下来的,其中有5篇还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只是为了应付的倦怠心理,让人啼笑皆非。

这个热搜榜是该老师在探索学生德育教育,探索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创新之举,她这种不走寻常路,独辟蹊径,工作中思路开阔,锐意进取的作风值得每个老师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