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超快啊,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直到现在我还没有习惯自己“研二学生“的身份。前几天出去做口译,有人问我,你还是学生吧?我说嗯对呀!又问,读大几了?我笑笑说我研一啦,转而一愣,赶紧改口,啊不我研二了。
回想去年这个时候,我刚刚入学,那是一段特别不想回忆的日子。离家前不久,奶奶离世,我每天把自己锁在家里,哪儿也不想去。临行前一天,还没有开始收拾行李。爸爸实在忍不住,来催我,反倒触发了我一直强绷着的神经,就这样,离家前最后的回忆,还是和爸爸大吵了一架。
来到学校,心生强烈的孤独感,离家万里,亲密的好友又都在远方,细碎的情感无人倾诉。我也不愿打开自己的心门,不愿去了解别人,以至于在刚开始的那段日子里,永远只接受“同学“,不想要”朋友“。
再加上,身边环绕了太多优秀的人,总觉得自己毫不起眼,很难快速适应那种强烈的落差感。还记得我那个《五年》的本子吗,当时是从八月底开始写的,那是2016年,现在2017,我晚上写日记时总会看到去年今天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都做了些什么事。
让我头疼的是,一连好几天,都是满满的负面情绪。有时候都会让我忍不住质疑,这真的是我吗,我那个时候有那么糟吗。不知道,可能是因为我实在是一个对各种情绪都感知敏锐的人,所有的喜乐和哀愁都会被我放大,所以才留下了那些印记。
但是现在看来,我不知道自己那些莫名其妙的情感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心生自卑。身边是有很多优秀的人,但是自己也不算糟呀。就算当时考研成绩名列前茅有运气的成分存在,但现在一个学年过去,也依然是班里的第一第二名啊。
那到底为什么,当时我过得那么糟?
可能那时候还是不够强大,还是不足以将自己的内心托付。持久的低落会转化成迷茫,我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当下做的事情到底对以后有没有意义。周而复始的纠结,怀疑,痛苦,什么也没有带来,也什么都没有改变。
但人的成长速度真的很惊人。别说去年和今年,就是暑假前后,我都觉得自己变化好大。现在这种平和的状态是我以前不敢想象的。以前的自己是一个多么追求完美,多么严苛的人,现在竟然可以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可以传递给别人,让我不禁心生感念。
两天前有幸去国家会议中心做口译,本来客户说好的是交传,结果到了现场发现是耳语同传。我以前从来没有在正式场合做过同传,但奇怪的是,那天竟没有丝毫紧张感。因为一进会场,一看到2017冬博会的标语,再看看我身上穿的正装套裙,就觉得自己已经没有紧张的权利了。
于是在会前,我微笑着同外宾交谈,介绍自己是一名专业译员。(若是别人介绍的私活,比如这种正式会议的翻译,不要告诉客户你还是学生,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对你的能力有所担忧,直接说自己是译员就好,当然前提是你确保自己不会把这场会搞砸。若是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那自然可以说自己是学生。)表示很高兴能为他们提供口译服务。
会议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真的很烧脑。本来同传应该二十分钟换班的,但由于主办方是第一次请翻译,并不清楚交传和同传的区别,于是我只能坚持下去。等到结束的时候,我站起来,真的感觉天旋地转,差点就站不稳。还是修行不够啊。
一切都结束后,主办方姐姐来跟我结薪酬,问道:你是学过舞蹈吗?还是说在练瑜伽?我愣了一下,说都没有啊。她说,那为什么你看起来这么娴静这么淡定?我说我也不知道啊哈哈。
所以,是不是内心的状态会反映到脸上,会影响整个人的感觉?也许是吧,焦躁会让人看起来特别不好。而坚持锻炼,保持平和,多看看书,会让人显得更好看一些。
一年过去了,一切都在变好。要继续坚持,去看更大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