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喜马大宇演播的《话说大秦》,虽然有一些没有注意听(可能对那些君王没啥兴趣),听到嬴政的时候,边做饭,边听,吃饭的时候也在听,饭都吃得飞快。
这可比娱乐圈那点事有趣多了,毕竟娱乐八卦就过了,而不像历史,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今天想说嬴政未独断前的一些八卦。
有野史说吕不韦是嬴政的亲生父亲,这个我就不做评价了,大概介绍一下背景。
我要说的阶段是朝政分为赵姬,嬴政,吕不韦三派。
史书记载赵姬原是歌女身份,是吕不韦的小妾,后面被吕不韦为讨好秦庄襄王,送与秦庄襄王,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秦庄襄王的王后,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太后”。
嬴政继位时年幼,秦国大权主要是赵姬和丞相吕不韦掌权,但赵姬与吕不韦有染,往来密切,后嬴政年纪见长,吕不韦恐与赵姬通奸影响自己,但又无法违逆赵姬。
吕不韦听闻嫪毐(lào ǎi)有异能后,便将嫪毐收入府中,赵姬听闻后大喜,与吕不韦合谋让嫪毐假受腐刑(阉割),剪眉除须后,顺利以宦官身份入宫侍奉太后。
后来赵姬怀孕,为掩人耳目,携嫪毐搬迁至秦国旧都雍城居住,二人生下两个儿子。随着太后对嫪毐的日渐宠信和重视,吕不韦的权势开始受到制衡。
此时,政权四足鼎力:嬴政、赵姬、吕不韦、嫪毐
而嫪毐愈渐嚣张,被封为长信侯,自称秦王嬴政的“假父”,想反嬴政,自立帝,让赵姬生的两子当帝王,后来被人告发,发动叛乱失败(著名的嫪毐之乱)而被秦王嬴政处以极刑,车裂而死。
嫪毐想叛变,赵姬竟然帮忙(谁说男人会爱美人不爱江山,女人也会爱美男不爱江山),难怪嬴政软禁她。不过后为了平衡华阳太后(楚系一派),一统六国,经齐人茅焦死谏,放了赵姬。
吕不韦受嫪毐之乱,被免除丞相职务,贬至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思考🤔:
吕不韦曾权倾天下,被秦始王称为仲父,为何最后失败,败于哪里:
1.与太后赵姬有染,皇室最重面子
2.介绍嫪毐给皇后,嫪毐还生了两子,嫪毐之乱,吕不韦作为中介,脱不了关系
3.物极必反,嬴政想巩固王权,势必要削弱相权
4.吕不韦曾为商人,辅佐赢政父亲子楚秦庄襄王当上皇帝,曾为协助秦庄襄王逃离赵国人追杀,抛弃赵姬和嬴政
嫪毐败在哪:
1.与赵姬有染就算了,还生下儿子,还想篡位,实力不够,还如此嚣张
2.权利分布嬴政、吕不韦、赵姬和嫪毐。而嫪毐的权利主要源于赵姬,嫪毐之乱,主要是嬴政和吕不韦(还有楚系一派)VS赵姬和嫪毐(或者可以统称为赵姬一系)。
(分析到这,吕不韦没有帮助谋反,最终还是如此下场,可悲啊(๑ò︵ò๑),当然吕不韦有此下场不能只看其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