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而为人,充满了机缘与巧合。但出身的环境确实也就预期了我们大部分的认知。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恰恰就在思维与认知的差异。否则,都是两个眼睛一个嘴巴,怎么能有那么大的不同呢?
正是由于出身环境的影响或限制,我们对于财富的认知和态度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左右,也许这样的影响要伴随我们的终身。
根据二八定律,其实大多数的人能够在社会中分配到的财富是极其有限的(当然取决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属于百废待兴,大家都一样穷,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差距就会拉开,所谓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到了2020年左右,从社科院、银行甚至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已经大概能够知晓,其实财富分配的差距不仅仅是二八定律了,而是比二八更夸张。
招商银行曾经公布2%的人占据了银行存款的80%。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21440/e8f9b1bc2ea1fc1c.png)
https://finance.sina.cn/china/gncj/2019-03-27/detail-ihtxyzsm0970345.d.html?from=wap
日前,招商银行发布年报,招行的零售客户1.25亿户存款总资产为6.8万亿。户均6万元;私人银行客户7.2万户存款2万亿。户均2777万;这一数据表明:0.06%的人掌握了30%的财富。
招商银行年报数据还显示:金葵花用户236万户,总资产5.5万亿,户均233万元。意味着1.9%的人掌握着81%的财富。
这个数据可能有点偏颇,毕竟现在很多人都有多张银行卡,有可能倾向于把钱存在自己发工资或者用习惯的卡上。所以,很可能我有10张银行卡,但是我的99%的钱都在招商,也可能我只有0.01%的钱在招商,别的钱都在工行。
但是,如果排除这种多张卡的情况忽略不计。客户之间的差距也是明显的。存款确实要达到一定金额50万人民币才能成为金葵花卡用户。成为金葵花卡用户会享有多重服务,比如VIP贵宾室服务,专属理财客户经理等。
金融行业(包括银行和保险),像别的行业一样,为了提升效率,都会给客户分等级。毕竟越有钱的客户,越是主要的利润来源。无论是贷款业务、储蓄业务还是理财业务,能够赚钱的佣金也是不一样的。
而成为私行客户的门槛就更高一些,资产要求是1000万元。按照招行的统计数据,其实人均用户的储蓄额只有5万元。但是,我们要知道银行其实最关注的是头部客户,尤其是私行客户,贡献的利润可谓是十分关键。而普通客户,由于业务简单,能够贡献的利润也十分有限,银行巴不得都通过ATM机或手机银行以降低运营成本。
https://www.wdzj.com/hjzs/ptsj/20190403/971217-1.html
招商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7.29万户,资产总额达到2.04万亿,人均达到2700多万元。
所以,总结一句话,人生而平等,但是经济上从出生开始就不平等。这是必须承认的现实。
比如,我有一个富豪朋友,年纪轻轻的给刚出生的女儿买了3000万的家族信托。3000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辈子追求的目标,但是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拥有了。
2019年社科院有一组数据,统计了全国不同阶层的收入情况,并且按照这个收入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划分。令人惊讶的是88.2%的人均收入是低于10万元的。
其实仔细想想,这也是正常情况。中国幅员辽阔,除了几个大城市,大部分的老百姓,分布在三四五线城市、农村的,月收入几千元就是正常收入水平。月收入几千元,可能会过得比较紧巴,但这些人还不是最惨的。譬如,南方某四线城市的公务员月收入就是几千元,北方某财务大省教师的月收入也是5~6000元,但是在当地其实是还不错的水平。
网上还流传着一个不同地区财务自由的标准。譬如:
一二线城市,拥有1-2套住房,没有贷款,另外有2000万的可支配金融资产(不含自住房)。
三四线城市,拥有1-2套住房,没有贷款,另外有500万的可支配金融资产(不含自住房)。
农村,拥有自住房,没有贷款,另外有200万的可支配金融资产(不含自住房)。
在20年左右可见的期间内,如果没有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不用太担心收入问题,可以不工作过衣食无忧的生活。
其实,我们会发现所谓财富自由,真的是一个比较苛刻的财务目标。为什么呢?因为它对资产的要求是:不工作还可以养活全家人。那也就意味着一个中年人,要么通过继承,要么通过中奖(意外),要么通过自己的收入(投资理财、创业、工薪),在大多数人还在努力维持生活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资产的积累,这部分资产产生的无风险收益,就可以解决他的基本生活开支。
2000万对于一线城市普通白领来说,按照20万年薪,则是100倍。这个难度难不难?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房贷就挺难的;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就挺难的。2000万接近私行的平均进入资产额,比入门槛1000万还多一倍,1.25亿客户中只有7.29万人人跨入了这个门槛。这就是0.06%的概率。千里挑一。
所以,从数字出发,我们大概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财富自由这事,其实和大部分人是没有关系的。听听就算了,洗洗睡吧。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在他的文章中也谈到过,其实大众所想要追求的阶层上升(也意味着财富自由),是非常难的。从底层进入中产相对容易,因为中产的人数庞大,机会较多;但是中产想要进入精英阶层,就很难了。因为精英毕竟是少数,要求也高。
还有一个数字,是关于理财渠道的。
这个统计数字说明,大多数人的收入来源仍然是工薪收入,理财收入的占比只有不到30%。
对于占人口大多数比的工薪阶层来说,存在两个严重的问题:
1、无财可理;
2、本金不多;
银保监会副主席郭树清说过,超过8%的投资回报就要做好失去所有本金的准备。
那么,高风险的投资(比如炒股、P-2-P),很多人就是把钱理着理没了。其次,如果本金不多,收益率又有限,那么能够带来的理财收入,也就非常有限。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薪资收入占收入总额比例高的原因了。
以上,是财富的部分真相了,切不可因为满世界宣传的“财富自由”而昏了头,不能踏实工作,最后一场空。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