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习惯
“大秦笔记”秦智勇
2017年的4月,新的征程我是在交易所工作,当时给自己的几点期望,现在回望还是落实了80%,很庆幸自己有“计划—执行—复盘—总结”的习惯,就这样坚持地行走着。
如今,行走在中国景区,也成立了文旅研究院,又将是新的征程,那时因为面对新征程的期待,现在也会适用,所以温故而知新。
(一)放大眼界,从产融结合的角度思考未来。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资本往往看重的:1是思想有多远;2是复制有多快;3是团队有多稳定。
在北京或省会城市的人,往往谈的是中国的未来;在海边的人,往往谈论的是能走到多远;在山里的人,往往想的是如何走出眼前的大山......
别太多期望“住在山里,心系世界”,当下的眼界就是当下的出路!
(二)缩小可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评判实施。
做企业,一切以服务消费者为宗旨,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凭良心赚钱。但不赚钱,就是耍流氓。
每个企业面临的机会、能做的项目都很多,就像市场永远有赚不完的钱存在,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缩小可行性研究,就等于放弃无用的社交。从趋势的角度、行业空间的角度、企业自身的资源角度、团队的角度、资金的来源等快速研究可行性,有2个以上的不确定性,马上放弃。
这是一个“时间、空间、人才”三维空间的“机会时代”,浪费其中一项就是严重的经营不善。
(三)放开小试,从创新迭代的角度开发模式。
“配方—小试—中试—生产线”是产品研发生产的基本流程,这个也适用于市场与管理。自己不会做或未做过的,一是找到成功操作过的人来做,一是可进行小试;大部分的创新,不是世间无中生有,而是对于自己是从无到有的体验过程。
敢于试错,敢于纠错,就不怕做不出点儿有记忆的事儿。从管理的角度看,要减少大规模的管理失误,所以先要进行试点;从经济的角度看,要规避风险,所以要进行小试或者参照成功经验进行复制。
新,是创出来的,是试出来的。
想到了,就行动;行动了,就坚持。
(四)节奏复制,从拓展互动的角度管控市场。
复制,是规模的需求。可复制,即可倍增。在资产扩大的整体要求下,商业模式必须要可复制。
1是市场容量要足够大,你可能分到的蛋糕才有可能大;
2是以场景分享为主的运营可复制,你才可以在更多的市场形成共动与互动;
3是产品质量标准化,你才可以向更多的人提供统一的服务。(定制,属于高端,属于专属,也同时属于小众)
市场,一是以发展为近期目标,二是以健康可持续发展为长期目标,且不可“今朝有酒今朝醉”。市场,拓展是主线,也是明线;管控是辅线,也是暗线。所以市场从规划时,要有管控措施;到了一定规模时,管控大于拓展。
新的征程,开心做事,低调做人,每天有学习,每阶段有收获。
(完)
注:“大秦笔记”2017年4月6日写于成都。如今已是2020,大秦笔记深耕于文旅行业和实业投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