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在现实的社会中褒贬不一,“中庸”曾被贬为温和主义,不讲原则,抹稀泥的老好人主义,那么孔子“中庸”的本义到底是什么呢?引用《论语》上的原话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性的真理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庸呢?
一、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实行稳健的中庸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凡事不能过分。“过尤不及”来自于《论语》,孔子不赞成偏激行为,无论左还是右,他主张中立不倚,“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里的“适”是亲近,“莫”是冷漠,也就是说作为君子不疏远哪一个,也不亲近哪一个,和“义”在一起,“唯人能好人能恶人”,“乡原,德之贼也”可见孔子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所谓不偏离人道精神和社会公正,他并不是一个毫无原则的好好先生。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他认为不用鱼网或大绳多钓的方式钓鱼,是因为这样的方式超越了维持生计的限度,以渔利为目的,孔子指的宿鸟绝不是休栖在树上的鸟,而是指繁殖后代而筑窝的鸟,这表现了孔子“仁”的思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放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意义,如果我们一直牢记“圣人”的话,也不至于使生存环境到这种状态。持两端并不是仅仅指终极两端,而是指综合各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相反的两方面,全面思考,积极稳妥做出判断,达成一致,寻求合作,所以这种态度应该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它不是消极的妥协而是积极的求同,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二、“中庸”符合现实的社会和人情。“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即“中用”之道,它最大的特点是人情与事理得到了调和,使大多数人能从中受到启发,找到了平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方式,一个人太过尖锐往往受挫,太过懦弱容易受伤。像《沂水春风》中孔子对子路“率尔”的行为有点不满意,但他没有直说,只是“哂之”,微微一笑即表明了他不赞成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的”做法,无言的笑又给他的学生以面子上的保留,孔子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中庸的表现。
三、“中庸”是宽容,包纳、理性、与调和。“中庸之道”与“和为贵”的思想结合便是“中和思想”,“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本性是纯朴的,性情刚是后天形成的,中节就是符合社会行为的一般原则,能与社会和谐要挖掘人之本性,达中和之道,做事做人做到理性与调和。海纳百川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单纯的颜色通过调和才能五彩缤纷,单调的音乐经过合成才能悦耳动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固然壮烈,何不尝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境界?领导与下属之间能包容,朋友之间能包容,夫妻之间能包容。这样的领导能立事,这样的朋友能长久,这样的夫妻能恩爱,这样社会离和谐就不远了。
《论语》跨越千年,依然闪烁着熠熠的光芒;孔子超越地域,丰富着璀璨的中外文化。
孔子走出《论语》拂去千年的神秘面纱,走近了我们;“中庸”走出了《论语》掀去了尘封的岁月,影响着我们。
我们要从传统的经典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滋养心灵,使古典文化走向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