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我是电影迷#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电影是什么?是娓娓道出的故事,是光与影美妙结合下永不逝去存念,还是或死寂或争吵或平静给你留下的梦……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曾在获奖发言时说:“我还不太懂电影是什么。”当然他可能是谦虚,但是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存在,我们因它哭泣因它烦恼因它反思因它幸福。对于我自己来说电影更多的是,看着别人的故事,体会自己的人生。
在自己的观影旅途中,有几部是在心中有不可替代位置的。他们有的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看完后满满的高分好评,有的是一些人听完就会问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啊,但是不管它的豆瓣评分如何,都请允许我喜欢或是不喜欢他。每个人都有一些相对于自己很敏感的部分和不能轻易解开的结,随着时间流逝,像一撮毛绳越绕越错杂而又越不想面对,而总有一部电影,让你觉得似乎可以直面自己的恐惧,似乎可以面对另一个脆弱的自己。
第一部是史蒂芬·戴德利执导的《非常响 那么近》,影片讲述“9.11”事件后,纽约民众生活的故事。2001年9月11号是美国民众不能忘记的一个日子,事件发生后不少导演都希望用影片来记述这一对美国人有着不可磨灭伤害的故事。戴德利导演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来讲述它,他选择了一个九岁患有阿斯博格综合症的小男孩奥斯卡。他的父亲是他最好的朋友,9.11事件发生的那一天他的父亲就在那幢大楼里,大火中一些绝望的人从世贸中心窗口跳出,其中就可能有他的父亲。他父亲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给奥斯卡打电话,但奥斯卡并没有接,自此奥斯卡一直处于悔恨和自责中,无意间发现了一封写着“布莱克”的信封和一把钥匙,认为这肯定是父亲留下给自己的冒险游戏,踏上寻找之旅,希望和父亲能靠的近一些。随着奥斯卡在纽约穿过了5个街区,只为了寻找那把神秘出现但能够打开他心结的钥匙,却令他意外遭遇了一连串色彩鲜明的陌生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每一个都是灾难中的“幸存者”,只不过都隐藏着属于自己的悲哀和痛苦。而奥斯卡也知道在这条路上自己会和母亲越来越远,还是说出来那句悲愤中不可控制话—如果可以,我希望在大楼里的是你。话语伤人,可他爱的也那么深。
有人说这部作品是戴德利最失败的一部,豆瓣评分虽然不是特别低,但也只有7点多。可他偏偏就是能击中我的心,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无法接受亲人或朋友的突然离世。就好像昨天你还在和这个人在谈笑风生,今天他却不见了。意外发生的太突然,生命显得如此脆弱。我爱我的朋友与家人,每当想起未来总有一天将面对这不可逃避的现实时,心里总是很恐惧很悲伤找不到出口。我找过很多电影,希望有一部能给自己找一份慰藉,而这部电影做到了,在看到电影最后一幕时,我完全不能控制住自己的眼泪,心里惊呼戴德利真是一个天才居然能想出这样一个镜头语言。当看到母亲拉着那条绳子小人逐渐从楼底回到世贸中心时,我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可以面对自己的恐惧,就像一切都回到了原点。看完后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奥斯卡趴在门外,对屋里的母亲说“ I love you”。
第二部是韩国导演杨宇锡导演的《辩护人》,影片以20世纪八十年代的釜山为背景,以已故前总统卢武铉曾在担任律师时,负责釜林事件辩护的故事。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让我想起了韩国另一部批判当时社会黑暗的影片,由黄东赫执导的《熔炉》和国内近几年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叫《十二公民》。虽然同是讲法律,但三部的本质有很大的差别。《熔炉》偏向于讲现代残疾人受到伤害,由于身体缺陷不能得到自己合法权益并展开斗争的故事,暴露出一系类问题引人思考如“官僚阶级犯法如何受到应有裁决?”“如何保护残疾人,特别是家庭生活困难父亲也残疾的人?”“如何在事业与公平间择?”等。其中影片最后一句话“我们这么努力的去战斗,不是为了去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更是成为道出人们心底和指引人们前行的精神佳句。中国版《十二公民》是改编1957年的美国影片《十二怒汉》,改编后以群像的方式真实反映了中国社会现状。讲述了中国一个由富二代“杀人”引发了最为激烈的法庭智斗的故事。十二个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由最开始1:11认为富二代有罪,到最后12:0认为富二代无罪的激辩过程,展现了偏见的同是又表达了对于公义的追求,以法律戏剧文本去试炼当下的中国社会。凸显出中国本土化问题如“地域歧视”“仇富”“跨年恋”“欺软怕硬”等,在每个人倒出其背后生活故事后,得出—向真理低头是件幸福的事。
而《辩护人》则在一开始的字幕上说“以真实人物为背景,但内容是虚构的”着重点出了电影与历史的微妙关系,平衡了影像与历史,娱乐与政治,导演曾坦言“并不想激起人们的愤怒与憎恶之情,而是希望借此片为人民提供一个互相理解和自省的机会”。所以这并非一部纪实电影,也并非是一部纯“总统赞美诗”,在轻喜剧风格的假象下,诠释了一个前后感情跨越巨大的角色,将一个原本唯利是图的税务律师走向人权辩护道路的心境转变生动呈现,反而更加凸显出一种强烈的历史宿命感。主人公宇锡爱钱却更重感情,曾经没有钱,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吃完饭赊账逃跑的过去转变汇成对家庭负责,对孩子优良教育和对老板娘深深感激。他眼含泪水怒吼道“因为国民不富裕就不能受法律保护,就不能享受民主,这种说法我无法接受。”最后在官官相互的社会背景下,官司还是打输了,可他已经尽力了,他用自己证明了“鸡蛋再弱小,却是活的;石头再坚硬,终究是死的。”历史与娱乐达成了一种平衡,我们能理解过去的不易,也能更加真实看看现在的自己。
第三部是最近看的由姜炯哲导演的《阳光姐妹淘》,为什么要讲它?因为已经很久没有有一部电影,让我一开始就牢牢锁定了视线,跟它一起笑一起流泪,甚至最后想跟她们一起跳舞找回那个曾经傻傻却无比开心的自己。影片讲述了娜美和一个成功的商人结婚并有一个美丽的女儿,看似生活幸福美满,可娜美却在照顾老公照顾女儿周而复始的生活中丢失自己。在去医院照顾母亲中,遇见了25年前高中小团体里面的大姐春花,可春花得了癌症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春花对娜美说希望重新见到sunny姐妹团的伙伴,娜美就请私人侦探找回另外的5个姐妹和当年暗恋的帅哥。25年过去了,玫瑰从每天梦想割双眼皮的小胖妹变成保险公司销售最后一名的销售员,珍熙从慢口脏话的不认输女孩变成了一个在有钱老公面前装优雅的整容贵妇,金玉从一个倍受宠爱的医生独生女变成每天被婆婆小姑呼来唤去的家庭妇女,福熙从每天穿裙子梦想成为“韩国小姐”的小公主变成被迫与女儿分开不停还债的陪酒陪客女,而最漂亮的秀智,当时就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因为优秀的脸蛋而成为很红的模特,男朋友还是娜美暗恋的对象。可这并没有影响当时七个女孩的关系,她们一起“打架”(其实就是对骂)一起跳舞,谁欺负了她们其中一个,大姐就会站出来为她们出头。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在一次打架中,一个女生愤怒下用破碎的酒瓶划了秀智的脸,秀智被送去了医院几个女孩在哭声中失散了。娜美看见有人欺负自己的女儿,找了春花和玫瑰向她们当年一样为女儿出头,最后几个阿姨没心没肺的在警车上唱歌,只有她们自己知道,找回曾经的感觉真好。在春花的葬礼上她们又重聚了,连消失已久的秀智也来了,她们又跳起了当年没有跳完的舞蹈,看着她们现在的模样,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年轻时青春美好,记录她们过去的除了老照片,还有这部电影。我丢失了自己,又重新找回了自己。
有那么多的电影,太难说出最喜欢哪一部。它们寄予了不同导演创作时的所思所想,又被灌予不同影迷自己的所感所悟。但对于自己来说,有时看完电影觉得平常吵吵闹闹觉得心烦的时候现在想想感觉真好,这些人还在自己身边,学着去爱也在感受被爱。我们不是电影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自己生活的导演和演员,当我们爱上一个角色一个情节,你会渐渐觉得自己身上开始有他的影子,你把自己也活成了他。这就是对于我来说独一无二的电影,也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能割舍的爱。
(金融工程162冯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