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足常乐”本质是弱势群体的弱势思维

“知足常乐”本质是弱势群体的弱势思维

作者: 费蜡斋 | 来源:发表于2018-06-21 08:06 被阅读167次

    @知乐常足 提问

    老师好!请问您如何看待知足常乐和知乐常足?

    @费蜡斋 解答

    世俗常常把“知足常乐”当成《老子》的智慧,因为《老子》里有文字类似的表达,比如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是用一系列反问来说明生命本身的可贵。老子反问,声名和生命哪个更值得亲近?生命与财货哪个更值得拥有?得到与失去哪个更为有害?过分追求名利,必然付出巨大代价;过于积敛财物,必然遭到惨重损失。

    这里的“甚”和“多”,都有过分的意思,并非指声名、财货、得到不可取,而是不能过分,要有度,要适可而止。其关键,在于“适度”。

    所以接下来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知道什么程度该满足,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才可以借此保持持续性发展。知足,知止,其关键还在于“适度”。

    所以,在第四十六章里才说“祸莫大于不知足”,意思是灾祸之大莫过于该满足的时候不知道满足;又说“咎莫大于欲得”,错误之大莫过于该满足的时候还追求获得。——这些都属于不懂得该满足、该停止的道理。

    因此得出结论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所以说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知道什么程度应该满足了,就能永远是满足的。

    老子思想,并非对社会欲望的放弃,而是告诫世人要有所节制、有度,该满足的时候就要停止追求,这种“度”就是“知足之足”。

    而世俗把“知足之足,常足矣”通俗化为“知足常乐”,则含义大相径庭。世俗所谓的“知足”,其实是对现状的满足,不管这种现状多么糟糕。如果老子真的是这种意思,那么何必说“知足之足”呢,干脆说“知足,常足矣”不更简练吗?

    世俗说的“知足常乐”是消极的心态,甚至是求之不得之后的无奈解嘲、自我宽慰,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是精神麻痹。

    人家吃着你看着,人家坐着你站着,还要自我宽慰:“毕竟我还能看啊,毕竟我还能站啊,还没病困难耐啊,知足吧。”

    只有弱者,才需要这种宽慰。那些物质丰富、精神满足的真正“常乐者”,才不需要说什么“知足常乐”。你见过王健林说“知足常乐”吗?你见过范冰冰说“知足常乐”吗?

    满嘴“知足常乐”的,往往是生活中的失败者。当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借此来为自己的放弃寻找借口。

    “知足常乐”者,往往信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们的满足其实是看到比自己更贫穷、更低级的人生之后的幸灾乐祸。

    “人家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看到骑大马的,心生羡慕,难以排解;扭头看到还有步行的,于是就“乐”了。

    信奉“知足常乐”的弱势群体,必须找到更加弱势的群体之后,才心满意足。这是一种非常浅薄的弱者心理,是弱者之间相互欺辱的可悲心态。

    “知乐常足”,大概是你发明的名词。看字面,大概是能够找到生活的乐趣,就会永远满足。

    但是,生活的乐趣并非去“寻找”而得的。乐趣如果有,自然会乐;如果是苦难,自然不会乐。所谓的“知乐”,不过是从苦难中寻找“乐”,换个角度思考,当成人生的历练,当成生活的考验,这类思维与世俗的“知足常乐”并无本质区别。

    比如别人打了你左脸,你说“我的右脸没被打啊”,意思“常乐”了;比如你挨了打,心理说“儿子打老子”,于是“常乐”了。——这和“知足常乐”一样,都属于典型的“精神胜利法”。

    真正的乐趣,是不需要去刻意寻觅的,你自然会感觉得到。如果你需要去寻找其中的乐趣,去负面的事件中寻找正面的意义,那一定不是“乐趣”,也不可能有“正面的意义”。

    知足常乐和知乐常足,都属于弱者心理,都属于人生失败者的自欺欺人。

    知足,前提是已经真正“足”了,“知足”才有意义。你什么也没有,就“知足”了,那不是糊弄自己吗?就好像那些本来一无所有的人讲“放下”、一事无成的人讲“淡泊”、一无是处的人讲“宽容”,都属于得不到的自宽之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足常乐”本质是弱势群体的弱势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of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