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儿的状态,让我想到限制两字,记得女儿读一年级时,班主任曾找过我谈话,说女儿太乖了,做什么事都规规矩矩的,还说平常在家里是否对女儿管的太严了,当时听到这话,说实话,心理就那一瞬间的开心,过后却是担心,孩子太乖不是好事,但也想不到什么原因,或者是怎样转变对于女儿的教育,没多想,随着女儿的长大,小叛逆的心理随之也出现了。开始反驳,敌对,甚至是对我的教育不满,等等一系列,虽不太明显,但能从言语中感觉出来,有点小爆发的感觉。
事情的起因,是买零食,带女儿去买零食时,让她自己去选,我付钱,竟然不愿意,一定要让我陪着,我问为什么,女儿不回答,我有说,要不你选,要不就不选,也就不买了,结果女儿选择不买。然后我有说,去选吧,别怕,我就站在这里,有不会走,选好我付钱,女儿才进去选,选的过程中,不停的看我的眼神,每选一个,都下意识让我看看,好像是看我的反应。结果选了一些都是我平常不太让她吃的辣条,泡鸡脚,泡椒笋子等等。付了钱,女儿看了看我的眼神,生怕我说她,下意识的低下头,等待我说她,结果我没说她,问她不去选真实的原因,慢慢引导她说出来,结果不是怕,也不是不敢,而是怕选了自己爱吃的零食被我说,让我陪着选,一来经过我的同意,自然就不会说,二来在别人面前,也不会说我。若是自己选的,肯定会被说的,被唠叨的。听完女儿的解释过后,我说了一句,你永远记着,当妈妈让你去选,做任何事时,对你是信任的,大胆去做,别怕,也别总在意妈妈的感受与想法,虽然我是你妈妈,但是你是你,我是我,我俩想法与感受不可能一样,也别把妈妈的感受变成你自己的,你该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要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回想女儿成长点滴,对于女儿限制过多,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条条款款太多,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女儿身上,自然女儿分不清想法到底是自己的,还是妈妈的。女儿做任何事,第一考虑的是妈妈的态度,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藏着,有点讨好人的感觉,这样会很累。反思自己,平常也是这样,有点讨好老公,甚至是讨好别人,把自己放在最后,我觉得在人际关系中,总是讨好别人,太累,别人永远在变,随知自己就得想方设法的讨好别人,慢慢的活着了木偶,也是在慢慢丢失自我的过程,也需说的太过夸张,但是丢容易,找回来难,人的有自我,而不是依附别人身上,别人太多不确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于看法,反而更能从容面对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