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说:人之所以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内心戏太多。
言未出, 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想苦难愁眉不展。 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上演。
究竟该如何解脱这种精神内耗呢?
六祖慧能说: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无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不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即
自性清净:指心灵清净、平和、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也不被内心的烦恼所困扰。
自性不生不灭:指自性不会生灭,即心灵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
自性具足:指自性具备一切功德和智慧,不需要依靠外界的因素来成就自己。
自性不动摇:指每个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平和、坚定、不动摇的,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自性能生万法:指自性能够生出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世间万物和心灵境界。
那这8个字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的精髓,这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
原文:
在第十章“庄严净土分”中说道:“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其中,色声香味触法,泛指所有现象。佛教把一切现象都叫做法。
这句话关键就在3个字。——住字和2个心字。
住——指的是众生对世俗物质的妄想和停留(着相),而执着求取。
不应住色生心——这个心是执着心,杂念心,求而不得的内耗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指的是清净心、平等心、平常心,(自本心、自本性即佛性)
大致意思:如果你不被世间万法所迷惑,不会为了满足欲望追求物质和执迷任何事情,自然而然就生发出平常心、清净心和佛性。
凡对外物看得过重,思维必然迟钝,内心一定笨拙。太执着于外物,影响生发出平常心,一个好的心态做任何事情不会被外界干扰,只是用心一处,轻松自如,则什么事都能做好。
如果一直着相,破除不了执念,那么发心就不够纯粹,影响做事的动作和心境,痛苦内耗便接踵而来。如果你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自本心、超越个人欲望和执念,那么你就能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放下执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