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死“的哀伤而温馨的故事。
当借到这本书的时候,一翻开,文字这么多?立马打退堂鼓了,觉得冯翊诺肯定坐不住,没兴趣听下去。可是,当我第一遍讲的时候,他貌似听懂了什么,第二天,他要求看第二遍,当我讲的时候,他几度哽咽,不知道是我讲的太动情,还是他听懂了什么?我问他怎么了,他说,獾太好了。怎么就死了呢!是啊,獾对每一个朋友都很好,他给每个朋友都留下了想念他的礼物。
在这个动人的故事里,獾的朋友们学会了接受它的死亡。獾真的走了吗?獾虽然走了,可他的爱却留了下来,獾的一生,付出爱,热烈地活着;因为给予而快乐地活着;然后,平静地走向那长长的隧道,走得那么坦然、淡定、从容、美丽……
正如泰戈尔所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读着这样动人的故事,你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谁?獾让你想起了谁?你是否想起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是否想起热忱关心、用心指导我们的老师?是否想起默默支持、真诚帮助我们的朋友……
这本书潜移默化中让人联想起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到底想留下些什么。所以,这本书不但是一本关于“死亡”、学会接受“死亡”的书,还是一本关于“生命”的书!
对于孩子来说,也许他们未尝经历这些,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面临,也许是他们养的小动物离开了他们,也许是他们深爱的亲人。
这本书引领我们走过这段经历,悲伤之后达到温暖的彼岸。
我们的教育里是缺失关于生命的完整教育的。为什么会缺失?因为死是终结,是黑暗,是生之极致恐惧。
我们大人总是忌讳给孩子说到“死”,仿佛认为说“死”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其实“死”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就像走向一条长长的隧道,或者仅仅是自己离开了自己的身体。
其实,生老病死就是人生一种自然的过程,如果我们象獾那样坦然,还给朋友留下那么多看似一般却非常珍贵的礼物,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透着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哀愁,但也充盈着一丝丝不能抗拒的温暖……
读着这淡淡的悲伤而又温馨的故事,告诉自己,也告诉孩子:让我们用一生去填满将来想要留下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