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孤独灵魂

孤独灵魂

作者: 陈陈_19b4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07:44 被阅读0次

3月29日,晴。

阅读书目:《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作者:荣格,与弗洛伊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荣格是弗洛伊德最具争议的弟子。有人说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师门的叛逆者。他将神话、宗教、哲学、灵魂等问题,引入了分析心理学派中。他的分析心理学不仅对精神分析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深深影响了宗教、历史和文化领域。

孤独灵魂

金句:

1.一个被我们称作地道的现代人的人,是孤独的。 我们所说的现代人,是一个可以感知到现代状况的人,并非人人都是。他是一个屹立在高地之上,或是位于世界最边界的人,在他的眼前,是茫然无知的未来的深渊;在他的头顶上,是苍天;在他的脚下,是历史已经覆盖着一层原始迷雾的全部人类。

2.心理生活假如说具有明确的轨道,原始的层面的确是这样,我们能够完全凭借着纯粹的经验而感到满意。但是对于现今的文明人来说,他们的心理生活充斥了很多问题,我们被迫用“问题”这个概念来进行谈论。大体上,思考、怀疑以及实验的组合构成了我们的心理过程,无意识的、直觉的原始人对于这些东西,是非常不熟悉的。

3.为什么荣格说有些人真正达到了“现代人”的境界,在他看来真正生活在现代的人具有现代感知,也只有这种人才会觉得以人云亦云的方式生活实在太过无趣。

4.我们不愿根据过去时代的经验做出推断,我们需要切身体验。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让我们认识到当下的很多人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趋于同化,而真正具有超前理解能力和预知能力的人都是孤独的。

记录与感悟: 作者荣格摒弃了晦涩的专业心理学预言,结合当下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去分析梦境、生活、文学与心理学之间有趣的联系。我们可以从心理学中一窥我们的心理状态,真正的现代人是不会与普通人走在一条道路上,他会彻底地远离传统大众生活,走到历史尽头,以一种超然的心态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越现代的人越孤独。

一、为何“越现代越孤独”?       

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根本上是不重要的,说到底,最紧要的事是个人的生命。只有这时,伟大的转变才首次发生。原本的精神形而上学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归为异端学说,甚至被之后的“物质决定意识”理论所取代。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挤压人类的日常生活,心理问题成为了人们新形态下的疾病,曾经为很多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的荣格把这项工作亲切的称为“治疗灵魂”。

在荣格看来,有些人真正达到了“现代人”的境界,真正生活在现代的人具有现代感知,也只有这种人才会觉得以人云亦云的方式生活实在太过无趣。他成为了真正的最“不历史”的人,并远离了在传统中生活的大众。他们成功地摆脱了生命困境的奴役,心灵成长,其实说白了这些人其实什么都没做,只是让事情显而易见地发生了而已。

二、梦境对心理学有何意义?       

我们大多对梦的理解是现实生活中某种思想的投射。这种投射在弗洛伊德这里有个专业的解释,叫梦是被压抑的欲望,是潜意识的某种表达。荣格对梦的理解则建立在无意识的基础上。按照荣格的说法,我们应该让梦中的意象说话,这话可以表述任何事情,而不是我们人为地强加一些预设的意义在其中。比如我们常常把梦境和欲望联系在一起,但你在和梦进行真正交流之前,梦本身的意义是无法被确定的。

做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但很多人仅仅只是把梦境作为潜意识的某种投射,并且沉迷于寻找到各种梦境和现实的对照物。在荣格看来,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梦境背后深远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意义。梦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梦境本身而非由梦引发的自由联想。

三、人生各个阶段心理有何变化,我们如何应对?       

如果按照人生的各阶段来分析的话,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对梦境的思考,还是对孤独及灵魂问题的看法,都会产生在青年时期。荣格曾说,如果把人生之路比作太阳的运动轨迹的话,第一段我们的童年时期在东边,这段时间是我们对世界初步形成认知的时间。最后一段的老年阶段,我们又重新变得没有任何烦恼,对任何事情都回归到最初的看法,而处于中间的青年时期,恰恰是我们内心情感最复杂,心理状态最活跃的阶段。

除掉孩童时期的年幼无知和老年时期的返璞归真之外,青年和中年时期是我们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阶段,我们原先认知上的经验和思想不断受到社会现实的冲刷,有些人不能控制好情绪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荣格则认为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个“情结”的东西,我们要尽力在它爆发出负面能量之前,控制好它,并尽可能地理解它。

四、心理学与文学有着怎样有趣的联系?       

人类心理学原本就是所有科学和艺术的母亲,所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在影响着艺术、文学和科学等方面。因为艺术和科学都在某种程度上以隐喻获象征的方式反映心理学,比如我们研究一个艺术作品,首先要了解创作者的意愿和创作方向,并经由作品看待创作者背后隐含的意味。文学则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直观的反映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每个灵魂都是孤独的,一如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而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却又不可避免的渴望认可和接纳,于是矛盾不可避免、迷惘和自我否定几乎影响每个现代人。孤独不可避免,逃避无济于事,唯有努力和内在的自己合而为一,对当下对自己完美的接纳。

相关文章

  • 灵魂、孤独, 谁享受着谁? 灵魂的孤独? 孤独的灵魂? 可是 在不同的路途中, 依然会碰到另一个灵魂, 因为磁场共...

  • 孤独·灵魂

    总是很想回忆过去 盼望着回到那些美好里去 惦念着初恋的那个人 惦念着学校里的快乐 惦念着那些懵懂岁月 梦里花开花谢...

  • 灵魂孤独

    我是一个灵魂孤独的患者,每天和自己说话。身边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爱人,也许你会说这肯定是我的问题,我也不否...

  • 灵魂 孤独

    天微微亮的光偷窥着躺在床上的他 在窗栏杆上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嘲笑着 他也习惯了 习惯性晚睡的他又是一晚煎熬结束 辗转...

  • 孤独灵魂

    绝望的背后是无奈,孤独是否真的可以成为习惯?原来都是我以为的样子,有人爱我与陪伴,我也可以偷懒,生病的时候有人关心...

  • 灵魂孤独

    空虚即是未填满,空虚者即是缺憾人生者。对空虚者来说,生死没有太大差距。空虚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而外象正是孤独。但...

  • 孤独灵魂

    3月29日,晴。 阅读书目:《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作者:荣格,与弗洛伊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荣格是弗洛伊德...

  • 灵魂孤独

    曾经独身一人,会觉得生活孤独,但灵魂不孤独。每天自律的散步、看书、插花、泡茶、练字、写简书……每天都做一点各种喜欢...

  • 2018-01-01

    总是孤寂 是灵魂的孤独啊 孤独啊 孤独

  • 无标题文章

    孤独的心配上孤独的灵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rk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