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作者: 雪花红梅飘2000 | 来源:发表于2022-03-26 11:29 被阅读0次

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通过书籍,我们可以清澈地看见古人的灵魂,能够跨越时空与哲人对话,也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未来。

我读书原本范围狭窄,也不讲究方法,周围没有志同道合的书友,更没有老师指点。很多时候,人们觉得世界上只有两种书,一种是课本,一种是闲书。

后来,我加入了哲学书院,本着丰富大学生活、了解哲学的目的而来,不知不觉收获良多。

记得第一次游学,去的是重阳宫、净业寺,草堂寺等地,刚一上车,书院就为我们准备了面包和水,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那次是师生同行,还有外国学生。队伍浩浩荡荡,有老师在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佛道文化,尤其是在草堂寺,大家围绕着存放着鸠摩罗什的舍利子的小房子,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鸠摩罗什,讲玄奘,也都有各自的体悟。

看到外国学生对寺庙里的经书爱不释手,一个劲地追问老师有关经书的知识,我也开始更多地了解佛道文化,并在游学结束,写了一篇《踏着深秋,访寻佛道》的文章。

书院作为文化沟通与传播的桥梁,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2020年的张载戏剧节,是为了庆祝张载1000年诞辰。记得当时座无虚席,全场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看完之后我热血澎湃,想创作,想教书育人。我将横渠四句刻在了心底,更佩服参与剧本编写、打磨,以及演绎的所有同学,被他们的努力与奉献感动着。

戏剧节让我看到了哲学书院对学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真正做到了文化育人。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潜力,都很优秀,而哲学书院就是伯乐,给大家提供舞台,使大家释放出磅礴的力量,看见自己的价值。

2021年参与了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探访周文化的传承、溯源与开新。一面参观,一面阅读。参观之前要阅读,参观中也要阅读,参观后就更要阅读了,这就是耕读结合,求真务实。

在撰写纪实稿的过程中,我得到了窦晨光老师的极大帮助,他逐字逐句地帮我修改,前前后后改了3次,最终文章发表到西安日报。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认真,沉静和耐心。我忽然想到四个字:言传身教。不只是窦老师,书院的每一个老师都践行着这四个字。

后来这个项目参与评选,到了投票环节,有人提议买票,被老师严令禁止,因为我们的院训是明智、通慧、识理,敏行。

书院最重读书,每一个课程都是围绕着某一本或几本书展开。关中文化十八讲集结了文史哲方面多个教授的著作,让我领略到了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关中风情。课程审美与人生的讨论方式令我愉悦,每一次讨论课,在阅读了书籍之后,学生们分组围绕着特定的问题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后,再将想法写成论文。

关学源流与宋明理学课程是关学专家林乐昌教授主讲,他不仅传授关学知识,还教我们怎么写文章,怎么写学术论文。我记得他说:“一定要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就必要写论文。无三不成文,因为孤证不立。”他也会推荐书籍给我们,我的手头还有他的著作《关学源流》呢。

书院关心我们的成长,开设了茶叙活动,师生在茶香与果香中探讨问题,品味名著。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研读活动。2022年12月底,西安按下了暂停键。为了丰富疫情期间的生活,书院开展了经典研读和抗疫沙龙活动,都是由学生组织,学生参与的。我报名了《红楼梦》的阅读。犹记得第一次申请加入书院时,面试官问我读了什么书,我说《红楼梦》,又问我喜欢哪个人物,我不记得我说了谁,总之我的理由不够充分。上一次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次一定要解决。这也是书院教育我们的,要持之以恒,不畏困难。

后来,书院助理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担任发起人。我犹豫了几秒后,毅然答应了。在此之前,我并没有举办过读书会。但我想,凡事总有第一次。你不开始,就永远不会。

首先是撰写读书会简介与内容,我只好向一位喜欢红楼的老师请教。她建议我分人物阅读,否则短时间内是读不完的。策划和海报制作都是我一个人做的。读书会共进行了6期,我总是走一期看一期,这次不行下一次就换一种方式,最终终于圆满了,受到了高老师的表扬。这都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参与。

虽然参与的人数不多,但是每次都很精彩,学弟学妹们都很有见解。我深刻意识到了什么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也为能够在书院,和来自各个学院的优秀同学一起读书交流而感到幸运和高兴。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最终,我们产出了5篇纪实稿,1篇随笔,每一篇都有我参与的痕迹。

3月份,我参与了《道德经》读书会,既想读书,又想看看别人是怎么举办的,我发现了后生可畏。学弟学妹们结合自己的专业讲解古人的思想,为我打开了新的天地,为我读书提供了新的方法。我开始想把自己的阅读经历写成文章。我是极其喜欢中国哲学的,读了《论语》《孟子》等书,在不断修养自身。可我不懂西方哲学。

丁为祥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谈到,每个人都有天性,或者叫学术性格,依照你的生命情调读古人的书。很快能够读进去,你就读,读不进去,就别读。

我想,我的学术性格大抵不适合研究西哲吧,那我要遵从天性,遵守老子所讲的道,多读中国哲学,澈见古人之心。

陆象山说:“读书切戒在慌忙,函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正如丁老师所讲,读书就像吃东西,在丰富自己的心灵。所以我们要享受读书,把读书当成我们的精神食粮,但不可囫囵吞枣,要细细体味才好。

的确,读书在短时间内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长此以往,在未来的每一天,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时候,你忽然因为它变得不一样了。你从书中汲取养分,体验别人的人生,你发现古人走错了,那么你可以沿着他的足迹,走出更好的路来。

因为在哲学书院2年的求学之旅,我学会了读书,也读了更多的书,见识到了爱读书的老师,甚至是书的作者,我的写作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因为书院的教育,涵养了我的精神品格,锻炼了我的思辨能力,开拓了我的眼界,我渐渐地在写作之路上受到了许多文友的赞美,有了小小的成绩,也和出版社有了联系,我更懂得了怎样成为一个还不错的人。我收起了嫉妒心与自卑心,变得更加包容与好学。

在书院,周围有太多的榜样,渐渐地学会了沉淀自己,丰富自己。此生无悔入书院,永远都是书院人。

相关文章

  • 2018-12-22

    润物细无声

  • 润物细无声

    春雨无声无息地下着。丝丝细雨像千条万条的丝绒忙忙碌碌的为大地绣织着鹅黄、浅绿的春装。沙沙的雨声好像弹奏着一首轻慢的...

  •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听《分科学习总结优秀学员分享》有感 昨天听完中学语文学习总结分享,收获满满,今天又迎来了中学文科的学...

  •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作者/人生如梦 淅沥沥的春雨 绵绵如丝 润润的 柔柔的 小草扬起脸 尽情的沐浴着...

  • 润物细无声

    早晨天气阴沉沉的,人的本能阴雨天容易犯懒,不想起床,缩在被窝里连手都不想伸出来,本想再眯一会,马上下意识告诉自己,...

  • 润物细无声

    昨夜夜半时分,呼呼地下起了雨,把我从梦中唤醒,貌似要邀我听春雨嘤嘤,品夜草芬欣。也不知过了多久,还是滑进了香甜的梦...

  • 润物细无声

    喜欢的朋友联系我吧!

  • 润物细无声

    六一儿童节当天,吴金黛老师在少年得到上线《音乐有意思》,果真名不虚传,听到吴老师的试听课,似乎音乐无处不在,...

  • 润物细无声

    作为一个成人,当你的举止言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时候,你会及时改正吗? 不管是作为妈妈,还是作为一位教育者,...

  • 润物细无声

    2018年7月30日 周一 多云 亲子日记(10) 夏日的感冒真是磨人,鼻塞流涕好了,咳嗽又接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润物细无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zj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