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每个人写的字多多少少会映射一些自己的生活在里面,我认同这句话,我就是这样的。
就像少女徐说的,我码的字是我走过的路。
为此,我特意的去百度了一下张爱玲这个人,虽然我对她的名字很熟悉,却从没看过她的书,我对她的文字是陌生的。
张爱玲张爱玲原名张瑛,原籍河北省,后改名为张爱玲,取自她的英文名Eileen。张爱玲的出身不错,她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朝廷重臣的李鸿章的长女。在张爱玲十岁左右,父母离婚,张爱玲随父亲生活。
张十四那年,父亲再婚,张随父亲,后母一起生活在麦根路别墅。在张十七岁,因和后母发生一些矛盾,被父亲责打,并拘禁半年。在1938年年初,张爱玲连夜逃到母亲家(那年她十八岁)。
张爱玲的人物关系从张爱玲十三岁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至张晚年,文学,文字一直伴随着张爱玲,张爱玲也一直通过文字来表达她的心声。
这是第一次看张爱玲的文字,给我第一感觉就是她笔下的文字好美,好细腻,像婴儿的皮肤,摸起来滑滑的,很舒服。本来想说对比自己的文字,想想还是算了,给自己留点面子。
除了文字美,细腻,我还想说说她笔下的人物。
不管是白流苏也好,七巧也好,赛姆生太太(小名霓喜)也是,这三个女人是我目前看完的故事的主人翁,她们的结局都不太圆满。有人说白流苏的结局算是比较圆满的,我不认同。
可是,白流苏也有人将她放心上了,这个放心上是其他两位太太所没有的。这点确实比其他两位太太好。
柳原要去英国,流苏想跟着去,可柳原不让,流苏最后留在了香港。柳原走之前,还陪流苏去看了房子。他们一起粉刷屋子,一起置办了家具,这里他们是有爱的。
柳原走没多就,流苏所在的巴而顿道开仗了。一炮一炮之间,流苏的心跟着轰的炸开,她担心,她害怕,她还想柳原。当柳原出现在流苏房门前,在战争年代,还有人来救自己,这里真的有爱。
所以白流苏相比较其他两位太太,不说结局,说过程,比她们要好。
七巧和白流苏有些类似,也曾有个姜季泽愿和七巧偷偷的相亲。七巧防备心真的很重,不相信所有人,包括她自己的儿女。七巧将人们推在门外,挡在她心门外。
可七巧又是希望有人能真心待她的。
这一点,七巧矛盾的心理,让七巧终其一生,在防备他人,又希冀他人真心相待的轮回中走来走去。
当人们离七巧而去,七巧骂这个世道,骂她的出身,骂所有人,连她自己也骂,可接下来仍然是一样的结局,一样的将他人推离自己。
我在想,如果七巧遇到一个懂心理学的人,她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毕竟,我认为,七巧的一生在某些意义上比白流苏还圆满。她有过爱她的家人,有过爱她的季泽,有过孝敬她的儿女,只是,她终究用她自己的方式,将所有人推开。
在这三位太太里,我最不喜欢的应该是霓喜。
我脑海中的霓喜,可这是张爱玲太多的算计,太依赖男人,真的如这小说的名字一样,连环套。
霓喜从一个男人手里出来,去到一个男人怀里,再去到一个男人的房中,其中真的有太多的算计。
我看霓喜,看的有些生气,气霓喜的不争,气霓喜的心机。
印象最深的是霓喜,我写不出来的也是霓喜,有点气自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