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乐器,练得久不如练得巧,这几点建议可能对你有用
1、既要立长志,也要常立志。
有句俗语说:常立志不如立长志,其实未必。很多人学习乐器的时候,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大目标,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志”,比如说学习一年,可以考到相应的级别;或者可以学会演奏多少支曲子。其实这样的目标太过笼统,距离自己能实现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经过很久地努力才接近目标或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人就在半途放弃了,因为觉得目标遥遥无期。那么不妨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也就是要“常立志”,具体一些,比如在一周之内学会并掌握一个指法,能正确的演奏几句乐章,让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攻克下来。这样既能使自己对学习充满信心,也会有达成目标的成就感。特别是针对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来说,小目标很多时候比大目标更有效。当你达成无数个小目标之后,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自己离曾经制定的大目标更近了。所以既要常立志,也要立长志,有的放矢地学习。

2、带着头脑来练习
很多时候,练习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是不对的,不能为了要练习而练习。要带着头脑练习,要思考,每次练习的难点、重点都是什么,要怎样练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学习到的知识。这也许就是,用相同的时间练习,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收获。结果不会陪你演戏,不要看似很努力,要学会怎样努力。

3、录像录音,一个都不要少
我上师范的时候,专门有一种课程,叫做微格课。其实就是六七个人一组,一个同学扮演老师讲课,其他同学听课。教室里有多台摄像机全程录制。然后大家在对着录像挑毛病。平时不注意的细节,在录像里一目了然,会发现自己的很多毛病。其实我觉得对于学习乐器的人来说,录像录音也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现在也很容易实现,一个手机就能完成了。将自己演奏或者练习的曲子录下来,录音不会欺骗你的耳朵,自己哪里弹奏的有问题,一听就能知道。录像可以让自己看到演奏时的体态姿势,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提供可靠的参考。当然也不是说每次都要进行录像录音,可以一个月录制一两次,然后隔一段时间,自己将这些影像资料对比一下,你也会发现自己在逐渐提高。

4、细水长流,坚持更重要
学习乐器,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练习是细水长流的过程,要每天能坚持,每天练习的时间不用特别长,毕竟不是以此为专业,每天练习能让自己有所提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是很浅显的道理。量的积累一定可以达到质的提升。但是切记不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多人平时不练习,赶到周末闷头练习几个小时,还自认为很努力。其实这样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关于记忆,很多人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知道及时温故的重要性,学习乐器也是一样的,天天练习能就是温故而知新,使自己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而断断续续的练习,很容易让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遗忘,让练习的效果大大折扣。

5、多听多看,磨刀不误砍柴工
每次练习前,可以多看看上次课学习的内容,背背谱子,在脑子里回忆一下演奏的指法,多听听老师演奏的曲子,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进行练习。如果有条件,能多去音乐厅或者演出现场,看看音乐家们的表演,听听他们的演奏,对自己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