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老辈留下来的传统,清明上坟一般都是提前的,据说前三天后四天都是可以的。虽说经过调休能放三天假,但是四月四日假期第一天就正值清明节,因此就趁昨天周六我们全家一起去给父母亲上坟了。
昨天的天气不错,艳阳高照,无风,能见度很高。站在北山远眺,远山近水,村镇农田尽收眼底。巍巍祁连峰峦叠嶂,银妆素裹的伟岸身躯横贯东西延绵不绝,愣是把广阔天地拦腰隔绝。
那一片原本没有几座坟墓,经过两三年的发展现已像城镇居民小区那样颇具规模。选择墓地在风水上很有讲究,最常见的说法就是前有照、后有靠,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那些地形好的位置很抢手。一些风水先生为了抢占先机,像开发商一样在那一片建了许多墓地,然后推销给有需要的人。风水先生这样做比开发商卖楼盘容易的多,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话一般没人敢提出质疑。
在风水先生的推动下,那一片大大小小的坟院遍布山洼,有人甚至劈山凿石改变地貌以求达到最佳风水效果。有人动用挖掘机造坟,还有些人还搭起了帐篷,把这当作一项浩大的工程来做。坟院多数以黑白色为主,这样显得庄严肃穆一些。黑色的墓碑、青砖碧瓦的院墙,跟小康住宅很有一比。
那些坟墓中安息着新近的逝者,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乡下来的“搬迁户”,这些分院的规模一般都很大,我见到一个坟院里居然葬着五代人。这种情况很多,都是城镇化推进的产物。乡下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定居于城市的人陆续把祖先迁居于离城较近的地方。这样做是为了祭奠方便,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开荒造田过程中遭到破坏。
与不远处的公墓区相比,那片区域属于自由开放区,没人去规划和提出要求,可以根据个自的想法和财力大小打造不同规模的墓地。因此,从墓地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可以推断出墓主后辈是否兴旺,也能看出经济实力上存在的差距。
平时路过能看见山洼里若隐若现的一抹抹绿色,那是一些坟院周围栽种的树木。有几处已经绿荫婆娑,在咸有植被覆盖的荒山里显得格外独特。别看这不起眼的一点绿色,这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必须用挖掘机挖出深坑,填充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壤,然后又铺设管道做成滴管工程……想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观摩过几座豪华墓地,他们在山腰里安放着储水罐,以此来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水滋润栽种的树木。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西北戈壁,这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一般老百姓也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看到那些被绿树环绕的坟院,我觉得这是很值得提倡的事情,与其花几万块钱进公墓,不如植树绿化有意义。本来就是一座荒山,硬是用混凝土弄成几平米大小的墓地,动辄就卖几万十几万元。本来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而提倡火化,可是火化后装骨灰的小盒子比买一口棺材还要贵,一只骨灰盒又要占据几平米砖混凝土墓地……说白了都是利益驱使下的产物。
人总有一死,让遗留的躯体归于尘土才是最好的归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