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别人,总是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事实上是在逃避自己,不肯承认自己也是有不足之处。
这是在听樊登读书会分享的那本书《人生只有一件事》里,提到的一个观点,一个人所处的状态不同,看问题的态度也不同。
当你在看别人的缺点,不足之处的时候,总是在埋怨别人,心里闷闷不乐,你是不可能承认自己也缺点,你是在用别人的不足来逃避自己的错误。
现在在回想起昨天,一整天都无精打采,没有求知欲,内心世界是不满,吃亏,失落的状态,低频率,你看到的都是他人的不足,越看越失落,越看越鉆牛角尖,你内心不快乐,愤愤不平,有了傲慢之心。
他人就像一面镜子。
慢慢的,等自己冷静下来了,清醒了,才在早起时散步听书,人是有欲望,有贪欲的,人非圣贤,不能怪别人的索取,让自己感到失衡。自己也并不是没有收获呀,我也是有贪欲的,只是别人没有办法给我,人家都没有,但是自己是可以给自己的。
终于舍得放下一段关系。明明知道和相亲的女人不合适,不同频的人总是会相处不下去,想要久处不厌,勉强自己是痛苦的,内心是不平衡的,尝试过多次去理解她,靠近她,等到靠近了,不同的价值观,会让自己抵触她的,瞬间就觉得她没有了吸引力,不值得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就算在心里说每一个女性都值得自己尊重,可是她就是比较懒的,要依赖别人给予物质上的支持。
可能是自己太独立。又或许是我们的确不合适,不去选择放手,让她去属于她自己的世界。像一朵美丽的玫瑰,不要摘花,让她好花生长,让她存活在适合她的土壤。
而我也接纳自己有这样抱怨单的,不平衡的心理。从这件事中,我看见自己小时候不愿意接纳总是在经济上依赖奶奶给与的父亲,他这就像一种模式一样,是很难改变的。我那时很抵触这样的父亲,所以在成长的路上,当看见和父亲一样有在经济上不独立的女性的时候,就变得非常的难以接受,很不开心,就很失落。这在遇见她之前就有的模式,反应,我好像看到这样的人就不能接受啊。我慢慢的能量恢复正向,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这或许内心的容量变大了,允许这个世界由不同的人组成,和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的,我不能去改变别人,我开始试着从她的成长环境,她哥哥,妹妹,姐姐对她的资助,从她不愿意从事辛苦而又薪资低的工作的态度开始,愿意让自己的生命中有这样的人存在。她总有一天会自我成长,可能要很漫长的时间。
我不再躲避自己,因为我自己也有讨好,取悦别人的倾向。我不懂得拒绝,我在见她之前,就没有好好的跟她说好,我什么时候回家,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见她,见她多久?在哪里见她?我打算买什么礼物见她?我也没有好好的思考过,就行动了。这样的行动虽然没有准备,却是必然的,因为这时候的我们才是真实的,有缺憾的,有不舒服的情绪的。我是该感谢这样的相遇,这才是真实的她,而我很不愿意和她更多的互动,抵触,这才是真实的我,不是大脑思考的,理性的,想做老好人的我。这样我才会反省自己,才会实现自我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