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诊所

作者: _张逸_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11:59 被阅读89次

    几年前,我有机会负责一个项目的咨询。团队很小,目标是对旧有系统的后端用Java改写,而团队的开发人员全为C程序员。我的工作职责是负责项目设计、开发,以及担任项目开发过程敏捷化的教练,并培养Java开发人员。

    C程序员的一个特点是基本不具备面向对象知识,在初步掌握Java语法之后,写出来的代码还是过程化的代码。团队开发人员的现状就是:没有Clean Code的意识,不知道何谓TDD与重构,写出来的Java代码质量很糟。如果从项目开初不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就可能导致整个代码库陷入泥沼之中。

    为此,我要求在每日站会之后及时开展了代码评审活动。评审过程中,只能以我为主导,帮助大家发现代码的坏味道。从一开始,具有坏味道的代码可谓俯拾皆是,就像我们每天都在呼吸污染了的空气一般不可避免。要净化空气任重而道远,要让团队成员写出好的代码,同样任重而道远。

    得有药方才行。

    于是我当起了诊治代码疾病的医生。为了更容易传播医疗知识,我在团队工作室的墙角落,开了一个小小的诊所,广而告之——“每日一贴,包治百病”。刚开张时,诊所门面还没装修好,所以直接找了个白板开出了一个药方:

    药方

    个人认为,这些处方不仅仅对于当时的客户团队有疗效,可能也适合大多数开发团队。几年过去了,我把这些处方分享出来,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总结吧。先来看看这些处方吧。

    第一条:应随时保持架构的清晰与简单:统一所有查询为Repository。

    项目其实并不需要访问数据库,而是通过远程的Telnet(或其他协议)去访问前端的设备。然而,我们可以借鉴DDD中资源库的这个隐喻。至于提到的架构,则是我在架构设计时参考了DDD的分层逻辑架构。

    分层逻辑架构

    为保证架构的简单与清晰,我做了一些“一刀切”的简化原则:例如对Repository和Service的定义。通过Telnet等网络协议获取设备信息的功能不妨看做是对DB的查询。因而,诸如NodeConfigureGetter这样的类就应该统一命名为NodeConfigureRepository。

    该处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代码的一致性,若不加以规范,就会出现Getter、Finder、Query等各种不统一的类名后缀,让人眼花缭乱。

    第二条:依赖注入(对象之间的协作)

    很多OO初学者并不能理解依赖注入。我的一个办法是让他们从可测试性的角度出发。例如,倘若在NodeConfigureRepository类中直接实例化了TelnetService(这个类提供连接、登录、执行命令等与Telnet有关的操作),那么该怎样在不需要Telnet环境的基础上为NodeConfigureRepository编写单元测试呢?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就说明设计的可测试性不够好。

    解决方案就是依赖注入。当时的项目并未引入第三方IoC容器,原因在于项目的Jar包需要和另一个系统协作,并驻留在Flash中。容量有限,不允许引入太多第三方包,保证Jar包的精悍。

    第三条:方法名体现意图。

    这个问题是许多开发人员都容易犯的毛病,尤其对于面向过程设计的程序员而言,很少会站在对象的角度去思考方法(即行为,准确地说,从设计的角度讲应该是对象承担的职责)。例如在NodeConfigureRepository类中,开发人员定义了getNodeConfigure方法,但返回值却是void:

    public NodeConfigureRepository {
        private NodeConfigure configure;
        public NodeConfigureRepository(NodeConfigure configure) {
            this.configure = configure;
        }
        public void getNodeConfigure() {
            getMasterLogicBoard();
            getMasterIp();
            getEnvId();
            getMasterSlot();
            getSlaveIp();
            getSlaveBoardTypeAndStatus();
        }
    }
    

    这个方法调用的诸多私有方法实则都是对构造函数传入的NodeConfigure进行数据收集。这样的定义不仅让代码的调用者感觉怪怪的,测试也变得极为诡异:

    @Test
    public void should_get_main_ctrl_logic_board_type() {
        configure = Nodeconfigure();
        configureRepository = new NodeConfigureRepository(configure);
        configureRepository.getNodeConfigure();
    
        assertThat(configure.getMasterLogicBoard(), is(12288));
    }
    

    怎么改?

    方法就是让getNodeConfigure()方法直接返回组装之后的NodeConfigure对象,并且解除NodeConfigure与NodeConfigureRepository之间的生命周期依赖。有趣的是getNodeConfigure方法内调用的私有方法。它成了一种设计的例外,因为在Java中通常需要避免直接对输入参数进行修改,并将其作为返回结果。而在这里出现的一系列方法,实则是履行对NodeConfigure对象的数据收集,因而可以定义为:

    private void collectMasterLogicBoard(NodeConfigure configure) {}
    private void collectMasterIp(NodeConfigure configure) {}
    private void collectEnvId(NodeConfigure configure) {}
    private void collectMasterSlot(NodeConfigure configure) {}
    private void collectSlaveIp(NodeConfigure configure) {}
    private void collectSlaveBoardTypeAndStatus(NodeConfigure configure) {}
    

    我对这些方法的名称进行了修改,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现其意图。于是,getNodeConfigure()就变成了:

        public NodeConfigure getNodeConfigure() {
            NodeConfigure configure = new NodeConfigure();
            collectMasterLogicBoard(configure);
            collectMasterIp(configure);
            collectEnvId(configure);
            collectMasterSlot(configure);
            collectSlaveIp(configure);
            collectSlaveBoardTypeAndStatus(configure);
            return configure;
        }
    

    这里实际上是Kent Beck提出的Collected Parameter模式。它是Visitor模式的简化设计。当然,我们也可以运用Builder模式对NodeConfigure对象进行组装。

    第四条:同一个方法中的实现代码应处于同一抽象层次。

    这其实是老生常谈了。Kent Beck在Smalltalk Best Practice Patterns一书中提到了“组合方法”模式,建议“让一个方法中的所有操作处于相同的抽象层”,即所谓的SLAP原则。在Robert Martin的Clean Code一书中也反复提到这一原则,Neal Ford在Emergent Design也有详细描述。

    第五条:避免“哑对象”

    这里展现的坏味道,在Martin Fowler的Refactoring一书中已有提及。在项目中,存在一些操作Xml文件的操作,并将这些Xml文件的Element映射为了Java对象。我们没有使用Jaxb,因为对于我们有限的xml操作而言,Jaxb还是显得太重。然而,在我们的代码中,包括PackageStatusFileParser、StoragePackageGenerator、DownloadingConfigureParser等类中都存在着将Xml Element转换为PackageInfo、SoftInfo等对象的重复代码。

    原因就在于我们将这些对象看做了“哑”的数据对象,而没有将这种转换行为封装到拥有这些数据的对象中(我们的转换仅牵涉到Xml,没有扩展可能,因而无需使用Visitor模式)。

    除了会导致大量的重复代码之外,一旦转换逻辑发生变化,例如XmlElement增加了Attribute,就可能需要到处修改,形成所谓的“霰弹式修改”。因而需要将这些逻辑封装到对象中,例如:

    public class PackgeInfo {
        public PackageInfo createFrom(Elment element) {}
    }
    
    PackageInfo packageInfo = PackageInfo.createFrom(element);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代码诊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ew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