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之花淡如水
所谓归因,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行为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三维归因理论(Cube theory),也称炻度理论或立方体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于1967年发表的《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一书中提出。
凯利认为,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观察行为,其次是判断原因,最后是排除偶然因素和迫于环境的因素。一般人们在归因时要沿着三个方面的线索进行思考,然后把原因归结于刺激物、行为者或环境。他由此提出了三条线索:一致性、区别性和一贯性。经试验验证得出:人们通常是根据3条线索进行权变的分析,最终形成对原因的推断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特殊性或区分性(distinctiveness):被观察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教师甲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只批评了A,而没有批评其他学生,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区别性高的。
2、一贯性(consistency):在不同时间点、不同情境中,同一行为人面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即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在其他的时间和情境下也有同样的行为,那么一贯性高,否则一贯性低。例如,教师甲总是批评学生A,还是只有今天批评A了。
3、一致性(consensus):不同人在面对相同刺激时,行为反应是否与被观察的人行为一样?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例如,所有的教师都批评学生A,教师甲也批评了学生A。那么着一行为就是一致性高的。
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 如果一名员工完成目前工作的水平,与其他类似的工作相同,即低区分性,而在这项工作中其他员工的水平总是和他的水平十分不同(或低或高),即低一致性,并且他的这一工作绩效无论何时都是稳定的,即高一贯性,则他的管理者或其他任何人在判断他的工作时,都会认为他自己对这一绩效负有主要责任(内部归因)。
“面对诸如“一个人笑了,只是因为笑点低吗”之类的提问,一个专业人员必须首先去想该用哪些心理学知识或用哪种心理学理论予以解释。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将其称之为“用理论解释现象的意识”——具备这种“意识”(觉知/觉察)要比具备知识和能力更加基础也就更加重要!多年的带教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很多学员不是没有知识,而是缺乏运用知识的意识,因此才会高分低能,不能用专业替代固有的常识。”
今晨是在复习了归因理论之后读上面这段话的。“笑点”的高低不成问题,为什么学员会提出这个问题?有了问题之后怎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解答才是大问题。老师把这个问题归因于“缺乏运用知识的意识”。读到这里我扪心自问,我有这样的意识吗?有!几乎每天的作业我都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对照课本,甚至翻看工作记录找寻答案。可是许多问题仍未解决,不仅是不会解释,有时候甚至连“笑点高低”之类的问题也提不出。不知哪位名人曾说过“知而未行,其实未知!”今晨醒来看到老师的问题,当我试图回忆关于归因理论运用的案例时,大脑居然一片空白。再次复习理论,逐字阅读之后,事情的轮廓才变得清晰了,做过的案例也一个个浮出水面。可见,我以前只是曾经为了考试在书上读到过归因理论。对内涵并没有深刻领悟,更没想过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大脑对这部分内容就选择性遗忘了。这让我对“知识”一词也有了新的理解,“知”是领悟,是内心深处对事物规律的洞察。“识”是区分,识别出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事件并加以运用。当对所学内容真正懂得并能运用了,老师所说的“意识”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