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来找我咨询,要不要加盟一家化妆品门店创业项目。他明知道这不是自己未来的方向,也明知道自己并没有实体创业、经营,化妆品快消行业的经验,但仍然会有纠结。
我就问他,这个创业对你有什么价值?他说了三条:
第一,借此经历可以对自我进行探索,说不定会是一个适合自己的新领域呢,至少可以积累经历,听上去很酷;
第二,如果做成了,就会是自己的成就事件,从零到一;
第三,做得好了,还能赚些钱,反正现在本职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之所以会为难,往往是因为理想化的贪心。我们知道贪心不好,所以,不会去对一个完全不靠谱的事情心存贪念,但是会对一个理想化之后的事情念念不忘。只是,这时候,理性的另一边又时时提醒自己,不该如此。于是,纠结就出现了。
这样的问题很好处理,考虑三个因素:价值、成本、风险。
1,列出事情价值
这时候,不管是否能够实现,只要是内心期待发生的,哪怕是隐藏在心底里最不愿示人的部分。所有这些价值都是自己做一件事的动力。
2,列出花费成本
列成本,最重要的不是定量,是定性,也就是都有哪些成本?我们会比较看重资金投入,还会看时间付出,但我们还要看的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不做这个,会不会做别的。再或者,因为做这个影响了锻炼身体,陪伴家人,关键社交等等。这些也都是成本,而且往往价值更大。
3,列举障碍因素,分析风险
比如说开店,如果门店选址、装修引起时间滞后怎么办?如果经营不善,赚不到钱怎么办?如果老板抠门,赚到钱了也不分成怎么办?这些风险直接决定了价值获得的概率。
把成本与价值链接起来,然后用风险的可能比例做桥梁。这时候就会思考:为了获得一份经理和体验,是否准备付出那么多的成本?在缺乏经验和精力的情况下,做成一件事的概率有多大?自己赚到钱的可能性呢?
与此同时,就会把贪心和选择分开:如果决心前往,这就是选择,如果忽然看到,这不过是自己考虑不周的一厢情愿,那之前就是贪心了。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看“大势”,以为知道了大势就可以做出符合大势的英明决策。比如,最近什么新技术很火?这两年什么行业最有前景?房市是不是该涨了?新零售很好,新制造不错。但是没有想过,大势很大,我们很小,小到只需要周围一些信息就够用了。比如,都说房地产行业停滞了,跑去中介一问,房租比上个月还高了。再比如,都说消费升级,所以,卖高档消费品会比较有市场,进来一批货,原来的客户不买账,放了半年销不出去,这和行业没有关系。
其实,行业的“大势”指的是更大的地域,更长的时间段内,对于更多人的表现,个人做决策,还是着眼于当下比较好。
有些人会说,知道大势,才好做投资啊,知道哪些领域是未来行业,就可以提前布局,知道哪个城市有投资价值,就提前买房,做一把风口上的猪嘛。我想,如果能达到那样的投资级别,所谓“大势”也只是周围信息罢了。
我们不是不要关心大势,恰恰相反,我们要对这个世界,对这个时代保持足够的敏锐度。但所有这些信息都应成为我们积累的背景,而不是决策判断的因素。背景信息积累多了,我们的认知就会改变,就会在世界的节拍与我们个人节拍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节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