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利的客体问题
首先引出一个判断能否专利的基本三要素:1.解决了什么问题 2.采用什么技术手段 3.达到了什么技术效果
符合这三个要素,八九不离十便是可专利的地方。
1、方法、配方类只能申请发明
比如工艺流程,制备方法、材料配方、软件的算法、图像处理方法、基因编辑技术等都只能申请发明。
2、实用和发明都保护实体结构
比如各种装置、各种工装、各种实验设备、以及各种零部件、小机构、电路结构、管道系统等既可以申请发明专利也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二、针对农学方向的可专利化方向以及对应领域的授权难度分析
1、农学相关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理论化设计最为方便不需要试验数据、且授权相对容易)
现有的通过人工作业,如何实现对人工的替代,比如自动化播种设备、自动化收割设备、牧草的自动化破碎方向、自动化耕地设备、自动化施肥设备、自动化灌溉系统、无人值守设备等。
基于某种场景下的特殊技术要求下的自动化设计会提高授权率,因为特殊的技术要求是发现了一个无人解决的技术问题,那么这个对应的设备即使并不复杂,但是审查员找不到对应的对比文件,则授权率提高。
自动化方向优点在于解决一个技术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是变化无穷的,可以是多条路线,那么专利的数量上就会增多。
2、农学肥料配方、植物施肥培育方法、菌株培养及应用等方向(需要有新的技术思路,且需要长期的试验积累,产出专利的速度较慢)
这个方向申请专利的特点在于,在有某一个新的技术方向时,最开始申请的专利能够具有较高的授权率,当需要基于此的后续变换再申请专利时,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后续申请时改进的点可能很小,或者是基于相同技术思路的其他变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