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人”的根祗,教育才有情有味——写在开学季
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叶澜
读罢叶澜老师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文,恰似在心海投入一枚石子,久久意难平。教育是一种普惠性的社会公共事业,其与其他社会事务最大的区别在于活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该事业要科学良性的发展,必须把“人”放在核心的位置,一切的顶层设计、一切的方法预设、一切的过程实施都必须围绕“人”这个轴心。惟其如此,教育才不会偏离轨道,才不会变质变味。
“教育的目标是成人,成就人。”教育是关于引导和培养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事业。既然如此,对“人”的再思考、再认识、再定位是首当其冲的事情。只有对不同的“人”在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位置、所发挥的作用有清晰的认识,并厘清各自的关系,教育的相关活动才能有序、有效地推进。如果“剪不断,理还乱”,教育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其在社会发展中也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撇开教育的管理者不说,单就直接影响和参与教育的对象而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两个最主要的“人”。根据二者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划分,教育者处于主导和“支配”的位置,他决定教育的效果,影响教育的质量;受教育者处于主体和“被支配”的地位。经过教育,受教育者能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地发展除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起关键作用,学校和社会的环境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不过,就受教育者的心智与认知而言,他们对社会、对自我能不能形成健康积极向上认知、形成正确的判定,教育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就是说,教育要真正实现“成就人”的目标,教育者“成人”是先决条件。
关于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传统的认知是教人识文断字以摆脱文盲,学习知识以增长见识。这样,教师的职责就被裸化为教授人以知识、培养人以能力。只要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都可以成为教师。如果教育的作用真的就如此单纯,关于教育意义的大讨论就不会持续几千年,对于教师作用的论辩就不会争论不休。不论从古代典籍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审视,还是从古代先贤对教育的真知灼见观照,教育都不是简单的技术性劳动,教师也不是单纯从事技术劳作的群体。不管是教育,还是老师,都是技术与艺术,甚至是更高层次特性结合的复合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教育和教师面对的是富有生命个性、充满无限未知可能的活生生的人。面对被“塑造”的对象,塑造者通过“教育”把他们“引导点化”成什么样子,塑造者——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坊间云:“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此语虽然夸大了老师的作用,但是也并非没有道理。韩愈老先生用“传道、受业和解惑”三个词含括了师者的使命担当。诚然,老师要不辱使命,自己首先不能是扁平化的人,应该成为复合型的、有情感、有温度、质感温润的人。很难想象,一个尖酸刻薄、过于事功、功利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似王熙凤般的师者能够培养出一个热爱生活、胸中充满阳光、富有责任担当的人。“人才”,先成人,再成才,不仅学生是这样,老师更应该如此。身为职业者,老师不是单纯的技术员,更应该有艺术家的情怀。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不再是老师的专利,各种现代科技工具被赋予的功能是凡胎肉体无法企及的。如果老师仍然抱定自己是教授学生知识、训练学生能力的无可替代者,就大错特错。知识与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沉寂的、无生命的,一般的科技产物无法把它们内隐的生命唤醒,而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老师可以。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老师必须有情感、有气度、有情怀、有眼界;而要成为这样的师者,老师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其对社会公民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思想鞭策自己。惟其如此,我们才不至于沦为时代的淘汰品。
“术业有专攻”,作为师者当属专业性队伍中的一员。既然如此,就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艰深厚重的专业知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只有自己拥有一潭水,去除粗粝之后,才能把所剩无几的精华传授给学生。对教育者而言,受教育者不是完全失去自由和自主的、任你改造的工具,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可塑性很大的活生生的生命。“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发展的创造。”要让受教育者不失生命的本色、人生的底色,老师就应该用创造性的眼光与情怀去呵护与关爱,就像叶澜老师所说的 “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拥有高贵的灵魂,经过自己的培养教育,学生才有可能拥有高贵的灵魂。“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一个事业。”对老师来说,如果只把自己的职责定义为教学生以只是,这是对自己职业使命严重的窄化。
“自己活得像个人,并不是说像一个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不失自我首先要让自己不要患上缺钙病。一个人如果精神缺钙,不论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从事什么样的社会职业,他都是很可悲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好先生,固然可以博得好口碑,但是从遵从生命本色的角度看,因为无时无刻不把自己包在套子里,成为现代社会的套中人,人生是何其悲哀。作为老师,最纯粹的就是用艺术的手段从事自己的职业,享受职业的快乐,不为世俗所囿,不为功利所挟,不为外人的眼光而活。用这份纯粹去影响一个个尚未被社会大染缸浸染的灵魂,就多了份职业的快乐。直立行走是上帝赐予人的特有能力,肉体的直立,如果没有患身体疾病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但是要做到精神的直立行走,生民要做到绝非易事。老师只有首先做到身体与精神的双向直立,才能让学生挺直腰杆昂首阔步地前行。
“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语道出教育不是揠苗助长似的急于求成,而是慢工出细活的慢慢成长、慢慢浸润。不过,“慢”的过程不是静待花开的过程,而是不断创造和涵润生命的过程。老师要成为创作者,首先要改造自己、创造自己。如果墨守成规,抱着老祖宗的裹脚布不放,陈腐气、酸臭味只会把一个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生命之花熏蔫,使其慢慢枯萎。老师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人,才能不断地寻求改变,以实现自我的突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拥有不为世俗所囿的情怀,他在教育和培养学生时,也就远离了“乡愿”气,学生也就不会成为被驯化的工具。“树人、立人”,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老师富有深厚浓郁的“人”的气韵,学生也就多了更多成长的快乐。
附原文:
教育的目标是成人,成就人。教师从事的事业是育人,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
01
教师的使命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教师始终须对人一生负责任
今天教师的使命就是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对这个社会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每一代的教师都会面对一个时代对教师使命的新要求,但教师使命也有一些不变的内容,那就是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一个事业。
你给学生的东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促进了他的发展还是阻碍了他的发展,教师要经常自问。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所左右,但教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力量,可引导人前进和向上。
一个教师有可能对儿童、青少年,对某一个人的发展变化留下深刻影响,让他在每一个前进的重要的时刻会想到这位老师。这样的教师,就是在真实的意义上成了一位教师,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技能的教学者。
02
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
比如,教师上语文课,他的任务被认为就是教识字、读书、写字……教师往往也不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故而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马克思讲得很深刻,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才会有尊严。
今天我们特别强调认清教师的工作性质,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他跟孩子一起创造他和他们的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教育是丰富人生的很重要的工作。
教师的创造还表现在“转化”上,他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这个转化也是教育的独特挑战与魅力。
教师的创造性还表现在促使学生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样培养出来的新生代,就会与他的上一代不一样。这种代际传承与发展,本质上是把人类的知识与技能、精神,转化成个人的能力和精神的内存。
这些东西内化在每一个不同的个体之中,而后,又会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我觉得教育事业和教育的魅力一定要与创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只要求自己像蜡烛一样,成天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以牺牲自己作为职业高尚的表达,而不是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激发学生心中的精神潜力,那么工作对于他来说只有付出没有魅力,也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
教师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创造。它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发展的创造。这里面有“转化”的创造,教学工作自身还需要创造,从长远意义上,教学让每一个生命具有创造的力量,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创造的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
0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远远不够!
近十多年来流行的一个看法:那就是把教师看作一种专业。简单而言,有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变教师地位,因为只有作为专业人员才能提升社会地位。二是为了作为一种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现在许多人喜欢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觉得不够。我不单提“教师专业发展”,我提“教师发展”。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们不怀疑。问题是,只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是能造就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教师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也可能被忽视了。
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你是谁,学生也在判断你是谁。学生对你有敬意或瞧不起,反抗或喜欢,都不是仅仅因为你的专业,而是因为你的全部人格。
当然,没有专业是不行的,没有专业你连讲台都站不住。但是仅仅有专业,肯定也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教师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有认识,其中包括他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教育责任的承担。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面对的是活蹦乱跳的成长中的生命,要有一种责任担当。学生的生命既是最柔软的,又是最脆弱的。有些东西一旦被打破了,很难再重新变得完美。所以青少年时期,教师留给他们的,会对其一生的发展有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他的幸福。
在中国古代,教师受敬重,排位在天地君亲之后,也属“圣”之列。孔子就被称为“孔圣人”。孩子上私塾要向圣人、老师叩拜。对教师还有道德方面的高要求,那就是要“为人师表”。
04
我不赞成把“应试”与“素质”对立的提法
在古代,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它是有道理的。
道理在哪里?古代的文言文,它是古代文人对世界及自我认识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有很深的道理,也不同于口语。教书先生要孩子去理解,但孩子又缺少生活的体验和经历。为了将来考科举,学生又必须懂这些,那怎么办?就是你跟我读呀,背啊,多读几遍,内在的联系就慢慢浮现出来。这种方法是在独特教育背景下的产物。古代对教育的理解,是以记诵为主的,是记诵之学。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近现代中小学教育还是如此强调记、背标准答案?近代科学知识大发展,大分化,出现学科化了。学科知识且成了人类共同的知识,而不单单是地域的。当科学成为一种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科学分成了很多学科以后,这些知识就成了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并被认为对他将来的生存有用,基础教育就成了儿童为未来人生作一种准备的事业。
如何让学生达到对知识本身的记忆,熟练掌握其方法、技能,就成了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往往因被自己的学科所占有,而忽视了教育人的任务。近代的教育学,大量强调的是把教育看作人类知识的传递,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现在必须对教育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理解。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个人,并不是说像一个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
教师也会有缺点,有时候也会有冲动,但只要你是真实的,你会冷静下来,孩子也会理解。所以我觉得跟人打交道,一定要做真人,不要去做一个假假的人。
“只育分不育人”是个太简单的事情。我觉得把“分”和“人”对立,是一种绝对两分的思维方式。抬高了“分”,把它与“人”等而视之,这是大误。
其实教师真正的能耐是在育人的过程中,不难达到所谓的“分”的要求。如果有学校或教师宣称我只“育人”不“育分”,这不仅荒谬,家长也肯定不放心。因为现实世界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观点:你教的学生考试是考不好的,然而你是个好教师。
我一开始就不赞成把“应试”与“素质”对立的提法,这是两极化思维方式的产物。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改革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和当前的需求来完成改革。改革是一种超越,而非简单的否定。
面对“育分”的畸形现实,我的回答是“育人”肯定能使他的“分”也上去,但“分”绝对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更不是终极目标。
05
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人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当然,这里又要有学术,又要有人格。人格,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一个真诚。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不是说哪一种人格才有魅力,我是这样看的。
教育的魅力恐怕不仅仅限于教师已形成的人格与学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教师应是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人,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这样的教师在我看来可能是比较有魅力的。
我自己追求做这样的教师,这是一个与生命同在的无止境的过程。对人而言,我更关注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不是首先关注职业。其实职业的规范总是比较死板的,真正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你应该是真诚的人,不断发现和创造的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有魅力。
06
真正的重建,是要对教学的基础性问题有一个把握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在《课程·教材·教法》杂志2013年第5期登载,很长,大约2-3万字。我觉得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到了重建的阶段。现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非常的丰富,多元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大家都在努力,都想有一些新的创造。当然也不乏只是为了提一些新口号而在那里摆弄的人。
我认为真正好的重建就要对教学的基础性的问题有一个把握。目前是有点杂乱的“丰富”,什么都在一个平面上呈现,恐怕还要梳理。要回到“教学是什么”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上去。我特别不赞成用“学习”来代替“教学”,也不赞成用“课程”来代替“教学”。
教师队伍建设,至少包括职前和职后。从职前来讲,应该有对教师职业的重新理解,即: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从合格到优秀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开始都以优秀教师的标准去要求。首先是有一个底线,高是无限的,越往高越个性化。
关键是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再来提教师怎么培养,队伍怎么建设。
现在职前培养的问题很多。师范大学里也有培养问题。真正把教师的培养当一回事的大学校长现在也不多,操心多的是我们的大学排名在第几这一类的事。当然也有分管的副校长或教务长在抓,但从整体上看,最大的问题还是对应把教师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没有认真想明白。
对师范生的培养,还有很多陈旧的观念,认为教师就是学点教学法,学点入门技巧,诸如普通话、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等,把这看成是教师的基本功。
“三字一话”是要,但只是技能意义上的,对什么是教师职业更为根本的基本功,教师是谁,应该有怎样的品性,他的生存方式有什么独特性,作为一名当代合格教师所应该具有什么等等根本问题,却还缺少深入的研究。
07
学校的教师教育亟需综合研究
师范教育应该使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哪怕他将来不当老师都有一份尊重,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他选择不做只是可能觉得自己不适合,或者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很好地修炼自己,他不善或不愿意为此修炼。
此外,职前教育还应对教育的价值观、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大学所教的基础素养方面,都形成一个较好的、可继续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职后再去补这些方面的缺失就晚了。
进入职场以后,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是他对自己的实践,不断的研究、反思、重建,越来越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深刻的认识,知道怎么去做才是有意义和有效的。
加强教师在日常实践中的研究反思,不断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每个人的成长都要靠自己,靠外部是没有用的。外部只是一个影响,促进他,但是最终的变化,真正成长是个体的事情不是群体的事情。群体会成为一种力量,可以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但群体的教研研究活动不要搞形式主义,要真正地能够在研究当中实现共同发展。
对教师队伍建设有什么建议?我认为:教师的工作量、教学的工作量要减轻,学校的编制要增加。不能只是从效率的角度来规定师生比,要从教师有时间再学习、再发展的意义上,综合考虑师生比。工作量减轻了,他才有时间去思考,研究、讨论。
我觉得教师教育亟需综合研究,要关注和提升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质量,这个提升就是要把研究放进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与配置要为此服务,而不是只当作外加的一项工作,割裂地去做。
现在我们做改革不乏好心,也急于求成。但是好心和着急都未必带来好的结果。我们更需要研究,要讲究对事情内在规定性的把握。这些都把握不好,不知道教师到底怎么成长,什么对教师的成长才是有利的,怎么能建设好教师队伍呢?
人物小传:
叶澜,中国著名教育家,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留校任教50余年,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终身教授,首创并主持“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建设30余年。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学科组成员和召集人,兼任过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多项学术职务,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