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problems一定要deal with而不能kill,为什么问题不能直接杀死,面对问题来硬的到底可不可行呢?
李老师在“财富”专栏里给出了非常形象的解释。当你遇到一扇被锁着的门,你应该去哪里找钥匙?显然不应该只盯着锁头看——插着钥匙的锁就不是锁,只是装饰。
如果说我们遇到的问题是被锁上的锁头,而解决方案是钥匙,很明显钥匙一定不会在锁孔里插着,而一定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如果对锁头来硬的——打、砸、踹,就算把锁kill到报废,问题也不会解决,因为方向本身就是错的,方向错了,越努力可能结果越糟糕。
那为什么是“deal”呢?对于不能硬碰硬的problem,最有效的解决方法首先就是将注意力从问题本身转移,看到问题这个瓜,循着瓜蒂、寻藤慢慢摸索,找到问题根源,等找到与问题看似无关的根源,需要我们付出一系列的努力。这看似是从侧面解决问题从而“曲线救国”,实则是直击根本。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不是“一刀切”这么简单粗暴,问题的出现有漫长的“潜伏期”,而出现的问题也必然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就算解决之后也必然不可以当做“从未发生过”,我们从问题中得到的认知和解决问题所促成的成长,必然将伴随我们一生,所以我们在问题面前,毫无掌控权,否则大家也不会被这么多的难题困扰。problem不是乙方,甲方说啥就是啥在此行不通,它们在人面前永远傲娇,对人态度永远挑衅。而问题的解决又是追根溯源这么错综复杂,一如很久以前商人们袖子低下的博弈与谈判,没有哪一方是妥协的、示弱的,只有双方在对方的努力下慢慢达成的共识——我们在别处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坚持,等问题慢慢肯定了我们的付出,解决也只在于时间。问题的出现不在于“示威”,而是提醒我们在一些方面确实不足,迫切需要改进,因此它的目的也可以看做是“鞭策大家成长”,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双方来说也一定是“互利共赢”的。
值得注意的是“看瓜寻藤找根”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困难、繁琐、不确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焦虑。由于自身知识积累、眼界、维度的限制,没有人一开始就能轻松打开困扰自己的锁头,更不要说有足够多的领域可供自己去寻找需要的钥匙。同时,由于大家的认知盲区,我们很可能没有“找钥匙”的概念和必要认识,即使有了这个意识,层出不穷的锁头,也可能早就淹没在此起彼伏、前赴后继中,因此我们养成记录的习惯,并不断回顾。甚至可以说,找寻钥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试错的过程也一定是一个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拓宽思路的过程,离钥匙只会越来越近。所以,在deal with problem的过程中要谨记耐心,耐心,再耐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