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的非暴力沟通
亲子沟通的羁绊世上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父母也曾经是孩子童年时代的整个世界,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亲子关系应该是最稳固,最无变数的关系,可是这样完美的心意相通并不长久。因为工作的缘故,见过很多非常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女儿只有六岁半,但她成长的速度、尤其是其思想和说话方式的转变速度常常令我惊讶,目前她还没有到令我头疼的青春期,我也不能完全确定,我们会不会有让彼此抓狂的艰难岁月。非常感谢在此之前接触了非暴力沟通,使我在说话之前逐步有思考和抉择的习惯。
记得在学校,有个孩子说:“你叫我妈来有什么用,那个神经病”,这是让我惊骇至今的话,很久都不能释怀,我一直在怀疑那个孩子有没有将这样的话当面讲给他妈妈。有位父亲有着光辉的头衔,当着我们的面努力的夸孩子是天才,四岁的时候没有正式学钢琴,却能用零星的知识弹奏整首不太难的曲子,可是当着孩子的面,哪怕还在人数众多的办公室,看到孩子的成绩和颓废的模样,暴跳如雷,他咆哮的声音连我们成人都心惊胆颤,我无法想象孩子在他成长的每一个不令父亲满意的瞬间,是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雨时刻。也曾有一次,一大早,一位父亲跑来学校质问:他儿子昨天晚上在家一边崩溃似的嚎啕大哭,一边哭诉“为什么在学校人人都欺负他,在家里父母也完全不爱他”,他要找出到底在学校是谁欺负了他。我依然清晰记得那位父亲因愤怒而紧皱的眉,但我思考的是“那个孩子,最最伤心的应是没有从父母那里接收到爱意与关怀,这或许才是最后一根稻草,他的父母有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替他打开这个心结?”
…… ……
这样的例子,不普遍,但也不偶然,即使我这样在键盘上敲出来,依然觉得心情难受得厉害:背后那些没有被善待的孩子,他们如今怎么样?他们走入社会,会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周遭并不平坦的人与环境,在他们成年作为父母的时候,会不会在无法自控的瞬间,对着年幼的孩子,复制当年父母的模式,而且浑然不觉?
如果,他们也能懂得一些非暴力沟通,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
所以,尽管我并不权威,也没有经验,但我仍然愿意分享我的一点观察与体会,同时也是给自己的警醒。
那些让关系逐渐恶化的暴力沟通主要来源以下四个方面:
一、 道德评判
父母和孩子沟通的首要障碍就是父母利用评判代替观察。例如:孩子写作业字迹不端正或者书面不整齐,父母可能会说这个孩子不认真,太马虎;孩子做家务不主动,父母可能会说孩子懒惰。孩子成绩不理想,父母可能开始忧心孩子将来出息怎么办?如果这样负面的标签,日积月累的贴给孩子,结果就可以想象,而且对孩子期望越高的父母,因为心里的巨大落差,这样的评判和标签就越多。
但是反过来,假如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交流只是针对具体事件如何改进:例如下次如何将字写得更端正,孩子应该配合完成哪些家务,孩子如何在现有的情况提高一点成绩,逐条提出具体要求,没有评判,没有所谓的担忧与恐惧,情况或许完全不一样。
二、比较
这条造成的障碍几乎不用赘言,孩子每日听到父母唠叨“别人家的孩子”心里有多不爽,只要类比想象你的另一半跟你唠叨“隔壁老王”或者“人家那张姐”的时候的心情,就足以能够了解。
三、回避责任
这条造成的障碍,或许是最深的伤害。每位父母生气的原因有很多种,但父母常常以为是孩子。父母辛苦劳累一天,回家看到孩子满屋子乱扔的玩具,会不会对着孩子大吼一声:“赶紧将玩具收起来”?情绪低落的一天,工作频频出错,遭到领导批评的时候,回家再看到孩子试卷扎眼的分数,会不会怒火中烧?父母有没有静下心思考,这样情绪失控的瞬间,有多少成分是因为孩子,还是柔弱而无力反抗的他,在那一刻被迫成为发泄对像?父母也有各种压力,也有很多迫不得已的焦虑,如果那个时候能停下来,体会自己的感受与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在快要失控的那一刻,能对孩子说:“我现在很累,想冷静一下”,孩子免受一场风雨,或许也能够体谅父母。这样抓狂对峙机会的减少,便是亲子关系的加密。
四、强人所难
孩子是父母的延续,父母期望孩子成龙成凤,甚至期望孩子完成他们未完成的心愿,或者期望孩子能让自己在亲戚朋友面前扬眉吐气,但是情况往往不是这样。记得曾经有位爸爸反反复复就讲一句:“我对他的要求不高,我和他妈妈当年的成绩那么优秀,我只要求他能及格,这个要求过分吗?”事实上,他的孩子可能从小学三年级都没有跟上,及格于他而言十分困难,重要的是他孩子的兴趣不在于此,能说会道,能歌善舞,情商极高,他爸爸好像没有注意这些,说到底是他从内心深处没有接纳他孩子的样子,只是责怪他为什么不能向他们期望的那样努力。孩子没有满足父母的需求,父母的失望写在脸上,甚至挂在嘴上,这种爱的绑架,形成孩子内心深处的愧疚感和压力感,无疑是亲子关系中的一道鸿沟。
如果我们能减少或者阻止以上四条暴力沟通的来源,再结合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1.讲事实,2.谈感受,3.找原因,4.提要求,我相信父母与孩子的每一次沟通就会减少很多摩擦。
台湾为儿童行为和心理治疗多年的金韵蓉老师给父母一句诚恳的忠告:“请你每一次在与孩子交流时,确保自己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我十分赞同这句话。
而每一位父母的情绪太复杂,大多数成人因为幼年时期教育的不完善,或多或少都有缺陷。当然这话不是我说的,蒙特梭利曾用一幅三个同心圆的图描述过这样的观点:最中心的圆是红色的,代表完善中心,环绕中心圆的是蓝色区域,表示品格完好日趋完善的正常人,环绕蓝色区域的是白色区域,代表各种不同程度尚未到到正常的大多数人,然后蒙特梭利说:“人类的悲哀在于白圈的人去教育篮圈的人”。这话给我非常多的警醒,让我不断反思和怀疑自己的观点和表现,有没有来自于童年的不完善?
如果,每位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能看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能够接纳他本来的模样,也能够看到情绪背后的自己,没有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没有对未来的担忧与恐惧,只是解决问题,那会是多么和谐的沟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