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出生的茨威格不仅在小说、诗歌创作方面声名卓著,在人物传记、历史特写方面更是名震遐迩。他注重灵感创造,却并不认为人类在历史中能不断创新,在漫长历史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终将被压缩在一个时间点爆发出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这种惊天动地的“关键时刻”与平淡无奇的“漫长岁月”到底是存在偶然还是必然的关系呢?毫厘之差,也能造就云泥之别、南辕北辙。一秒内做出的决断也能将历史颠覆,比如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和格鲁希的判断存在差异,导致法军在疲乏之时看到援军非己方时的无力感。倘若当时有对讲机,历史的洪流又将法国推至于何地呢?
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小人物的一切美德——谨慎、依从、勤劳,都无济于事,它可能需要一位救世主,那种势如破竹的、惊天动地的不朽人物。狭路相逢勇者胜,命运将为勇者开路。
不过,命运有时也会捉弄人,只许人一夜成名。外在的环境与刺激像是焰火将庸人心中的灵感点燃,直叫他灵感燃烧,将那焰火从心中释放,一夜过去,便燃尽了,焰火便也就离开了。
可惜,那庸人的光芒有时在上流社会中,不过是消遣的小玩意,不值得一提。好似毕业生的论文在导师的眼里,最后的归宿不过是垃圾桶,真令人难受呀。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庸人的火焰势如破竹,飞向上流社会人士的生活。
小人物也并不平凡,《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个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拼命燃烧自己产生的极不平凡的焰火之光。
给与小人物极大的名声、地位、自由,他的欲望能否能得到控制,他能否坚守原则,担得起他所获所得?
创作完《马赛曲》的鲁热的四十多年中,他过着十分卑微的生活。他干过形形色色的行当,不乏坑蒙拐骗,甚至为了逃避债主和警察而东躲西藏,一首歌并不能带给他永世的荣耀。
在人生的旅途中,原则无疑是生命中的重要支柱。年少成名的人获得“对冲”的概率也更大,内外交困使得韩德尔中风偏瘫,他不放弃坚持创作,但是曾经欣赏他的人已经被一层层的冲击浪潮冲走了。
朋友本是为了嘲笑他给他寄来了剧词,请他作曲,他本不愿理会,好在他失魂落魄但原则还在,对音乐的热爱还在,这种源动力驱使他打开了剧词……
磨难折磨他的同时为他造就了新的灵感,他本是热爱生活的人呐。
于是,他想起了要再次唤醒他肩负给人们带来欢乐的使命,使赞美声充满他的心胸……
韩德尔在心满意足中离开了人世,正如茨威格所说:“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越它。”
![](https://img.haomeiwen.com/i2210133/1711a6640902343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