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05-22

2017-05-22

作者: 点滴随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5-22 11:57 被阅读0次

    “你好,暑假!”研究纲要

    一、理解与追求

    1.暑假生活不同于寒假生活和学期中生活,需要深入研究“暑假”的特殊性。(李家成)

    2.让暑假生活成为孩子成长的另一种空间,让每个孩子主导自己暑假,成为暑假生活的真正策划者,参与者!(程露)

    3.特殊的暑假,特别的作业,特长的施展,特牛的成长。(董雪梅)

    4.新时期孩子的暑假生活是多元并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不仅是课堂生活的拓展和补充,更是学生自主自治、开放自在的自然生活。(郑艳红)

    5.毕业暑假季,毕业班的“你好,暑假”项目如何推进?我们试图做一次不一样的尝试。随着实体的班级解散,我们试图尝试互联网+毕业班模式的建立,让班毕业班的师生在这样一种超越时空的虚拟班集体中继续发生联系与互动成长。让毕业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让班级更突出人的力量与创造性。(赵霞)

    二、活动实施建议

    (一)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对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研究,是必须开展的前期工作,是有意义的暑假生活(作业)策划的直接前提;而且,这一研究过程也会对学生发展、家长发展产生影响;还能锻炼、发展教师的研究能力。(李家成)

    2. 教师对学生的暑假生活呈现的认知,是对所有学生的再认知,再了解,再沟通!(程露)

    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暑假活动,在调研学生及家长意向的基础上开展。可以培养家委会,依托家委会协同共建。(王巍)

    4.整合学校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贴近学生,调查了解学生暑假生活的计划和打算;亲近家庭,调查了解家长对暑假生活的想法和期待;家校联动共育,在系列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暑假生活项目中有研究的方向和具体的举措。(董雪梅)

    5.遵从文化、人性、自然,通过多维互动,实现班级、自然、社会的综合融通。(蓝美琴)

    6.暑期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与健全,学生的自主发展资源的构建(蓝美琴)

    7.教师在设计暑期生活时,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完成调查问卷、访谈的基础上,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新时期暑期生活重建活动。(郑艳红)

    8.对“学生暑期生活重建”,不同的参与者定然存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理解。无定法,无孰优孰劣。因此,一方面,在学校,不管是作为独立研究者还是合作研究共同体,学会理解和尊重差异,在不同中寻求可合作的联结点会让研究推进更顺利;另一方面,不管处在哪个研究阶段,行动与反思是增进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保持开放、平和、从容的心态和思考者、行动者、记录书写者的姿态很重要。(杨志平)

    (二)给学生的建议

    1.用头脑思考暑假生活的意义,用脚步丈量暑假生活的宽度,用照片记录暑假生活的过程,用图文编辑暑假生活的记忆,用交流提炼暑假生活的深度,用文化提升暑假生活的高度。(董雪梅)

    2.学会共处,学会交往,在信息时代的社会网络中提升交流与合作的质量。(蓝美琴)

    3.认识到暑期生活是自己生命历程中一段宝贵时光,主动与他人建立链接,提高自己社会交往能力;主动承担一定家务,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主动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王怀玉)

    4.暑期生活的主人是学生,所以在这次研究活动中,学生不仅是参与者,更是研究者。学生将和教师共同研究新时期暑期生活的重建工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郑艳红)

    5.未来有许多的不可知,影响我们生命质量的不一定是知识量的多少、知识获取速度的快慢,而是我们能否对自我有较清晰的认知与价值判断,能否在不同境遇中都保持学习,且学习力强。学习不在远方,学习就在身边,在社区、在学校、在家庭、在触手可及的一切。那么,重新思考属于我们自己的暑期生活,与最好的老师站在一起,将设想变为现实,就是很好的挑战、锻炼自己的机会。(杨志平)

    (三)给校长的建议

    1.校长对项目的认可与支持是在学校层面开展的保障,更是教师开展研究及实施的后驱力(陈海敏)

    2.精神支持、专业指导、跟踪督促、鼓励表彰,全方位支持暑假生活的重建研究。(董雪梅)

    3.校长应从学校地域特色及学生发展需求思考当地学生暑期生活的独特性,召开家校、师生联席会议,整合当地社区资源,构建不同年段学生暑期生活的核心内容。(王怀玉)

    4. 校长要认识到暑期生活重建的重要性,对开展研究的老师给予鼓励和支持。比如学校出面,整合社会资源;假期里,学校的部分部分场所、设施向学生开放;支持教师带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郑艳红)

    5.让您学校里的教师感到被尊重,被支持。(杨志平)

    (四)给家长的建议

    1. 家长是暑期学生教育的第一教育者,家长能自觉开展假期指导是孩子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假期生活的重要支撑力!

    2.和孩子一起商量确定暑假生活中学科作业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分配和计划安排;支持配合暑假生活中班级文化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并积极参与家长志愿者服务;对孩子的暑假生活予以思想和行动上的关心,对特别作业予以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董雪梅)

    3.家长应该看到暑期对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及生活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主动贡献自己的社会资源优势,为孩子或班级学生搭建更多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平台,重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指导学生学习并承担一定家务劳动。(王怀玉)

    4.暑假生活中学生素养培育的校本经验分享校本层面,班本层面经验(张祥兰)

    5.家长在前期能投入暑期生活活动的策划和方案制定中,能贡献自己的想法、资源等;家长要积极配合班主任的暑期生活项目,信任班主任的领导力、指导力、协调力等,认识到孩子是暑期生活的主人,尊重孩子安排暑期生活的权利及相信他们的能力;家长要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能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帮助他们适时调整或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剥夺孩子暑期生活空间;家长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把孩子送进暑假补习班,要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和自主的空间(郑艳红)

    (五)给教研员、教育行政官员、社区等的建议

    1.教研员组织地区研究团队,协调行政、教研、科研以及区域内可利用社会资源,成立课题项目组,为班主任暑假研究工作提供支撑和服务。

    2.为师生活动进行跟踪指导,并且搭建交流研讨和展示的平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对学校的管理与对学校的指导结合起来,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组织区域性的、校际的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切实地、创造性地落实暑假研究工作。(王巍)

    3.多方整合资源,给班主任提供支持和帮助。(郑艳红)

    4.做决策前,请注意多倾听与孩子距离(物理距离、心理距离)最近的那个人的想法与建议。相信他/她,给他/她支持。(杨志平)

    (六)给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建议

    1.高校和科研人员能够与基层学校或一线老师建立直接联系,指导一线老师用科学方法组织、策划暑期生活,尤其是暑期生活信息反馈分析上给予理论指导,提炼一线教师的感性经验。(王怀玉)

    2.学生暑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研究充满挑战性,挑战着教育研究者的敏感性与研究能力;更能为教育研究者提供无穷的研究资源;还能让教育研究者遇见真正有志于教育、有情怀和智慧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校长,能直接了解当代家长与儿童的生存状态。这个研究领域值得投入!(李家成)

    3.高校与科研人员能够与基层学校或一线教师透过理论与实务的对话与论证,科研方法与策略的运用,分析假期生活的发展意义、内涵、趋势、发展,进而建立假期生活研究的模式,引领假期生活实施的前瞻与回顾,进而提升教育专业能力。(林进材)

    4.高校研究人员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暑假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模式研究~主题培训,顶层设计研讨,行动研究过程分析(张祥兰)

    5.能以项目为载体,提供暑期生活与学期初生活以往建设的经验成果,加强教育科研研究方法指导,阶段性成果提炼方法,论文写作指导等,丰富学生暑期生活研究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郑艳红)

    (未完待续,正不断生成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5-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pbxxtx.html